這年代的師徒關系,光看黃粱他們自己不富裕的情況下,還得為徒弟的生計而擔心。
保護阮梅的阿玉、招娣這些人,一句話就擔負起保護人的工作。
就知道師徒關系不算親父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榮辱與共了。
當然不管什么年代,自私自利的師傅一定有,白眼狼徒弟也肯定不會缺。
不過成年才學拳的徒弟先不說,有些孩子,在3歲、6歲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他大致是什么性格和為人的。
至于孩子未來能不能學好,或者變壞,這得看環境和自身的經歷了。
張天志大概是真的高興,酒喝到最后,第一次喝到只能保持清醒的地步。
然后要不是李長亨暗中拉了一下他的手,在阮梅帶著坐在次席那桌的婁小娥和何曉過來。
詢問何曉能不能學詠春時,差點就因為看何曉順眼,或者說對小家伙的第一印象還不錯,而主動開口收何曉當徒弟。
然后老張立馬就明白,自己這個徒弟加老板,肯定又在算計著什么。
李長亨拉住了張天志后,笑著把何曉叫到面前,按照當初葉師傅問自己的那些問題。
問了他為什么想學武。
最后得知這小家伙是想著學了功夫,萬一有人欺負自己,就能打回去的念頭。
頓時笑哈哈的把他介紹給黃梁。
當年黃梁拜師、學武術,為的也是不被人欺負。
而黃梁這種人到中年,心思多的人,巴不得收下何曉這個被李長亨請來的小家伙。
有了這成關系,今后自己和小師弟的接觸,肯定會比其他師兄弟多。
很快黃粱親自收何曉當徒弟,并且讓何曉當眾行了拜師禮。
而婁小娥雖然遺憾自己兒子不能拜李長亨,可她也知道這種可能性實在太低了。
好在李長亨親口說黃粱是葉家這一系的大徒弟,加上今天來的門人六七十個,一看這一派在港島武術界的地位就不低。
對婁小娥這種移民來說,絕對有利于她們一家,更好、更容易的融入港島。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話,沒有李長亨開口,想跟著黃粱學拳,雖然只要交錢也行。
但能學到多少,那就另說了。
更別說跟著學和正式拜師之間,雖然都是喊師傅,但這里面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等拜師儀式結束,李長亨才和張天志笑著說道,“這小家伙的父親,是個覃家菜傳人。
具體的手藝如何還不知道,不過阿梅既然喜歡做菜,那我肯定得把何曉的親爹,或者通過他,把覃家菜的大師傅請來。”
張天志聽到是個原因,心里也放心下來。
畢竟算計一個6歲的孩子,只要還心懷善意,任誰心里都會不舒服。
可只是學做菜的話,就讓人容易接受多了。
然后張天志就想著,自己要是收了何曉的話,何曉親爹的輩分立馬就高了起來。
到時候那位大師傅不肯教阮梅,還真不好對他用些手段。
再加上張天志心里明白,自己雖然成了李長亨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