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亨見來接自己的人里,一個政府方面的人都沒有,心里總算放心了下來。
而對冉新明這些人來說,自己要接待的外賓和港島同胞,是他們十幾年外事工作中最讓人放心的一次了。
除了3個機組成員和兩個空乘是外國人外。
阮梅、張天志等人全都是華裔,甚至還帶著兩個半大的孩子。
上頭干脆借著李長亨再三強調自己的行程是私人性質,也就真當他是來玩的。
機組成員有專門的人接待,而李長亨也大方的給了六人每人1000美金,當做他們在停留期間游玩的經費。
按照這時候的匯率,1千美金能換1420人民幣,等于何雨柱三年的工資。
看起來不多,其實購買力還是很高的。
李長亨的防彈奔馳和另一輛帶來的奔馳轎車,在接受了一連串的檢查后,總算開出了機場。
和未來6環都有很多高樓大廈不同,這年代的京城,超過6層的樓,都算高樓了。
而且三環外在這時代老北京的眼里,就和未來的6環外一樣,就是郊區了。
看著一個個騎著二八自行車,穿著樸素、基本上全是灰色、黑色中山裝、棉花襖子的人群。
李長亨心里頓時有種真正穿越了時空,來到自己記憶中熟悉的地方的感覺。
至于軍綠色的大衣,只有家庭出身不錯的人才能穿。
“阿峰、阿峰,那里有和新界鄉下一樣的馬車。”
正陷入回憶中的李長亨,聽到葉證的話,嘴角一笑的順著他手指指著的方向看過去。
很快就看到一輛拉著2米多高干稻草的驢車。
阮梅抓著李長亨的胳膊,好奇的看了幾眼后,不有笑著道,“阿證,你個小笨蛋,驢和馬都分不清。”
“這是驢子嗎?”
葉證葉不在乎阮梅笑自己是笨蛋的話,反而轉身跪坐在加長奔馳中斷的沙發式的座椅上,盯著那頭慢慢變遠的驢車猛看。
直到看不到了,才笑嘻嘻的說道,“好像是比馬小了不少。”
坐在副駕駛位置上,說是為了指路,實際上是想聽聽李長亨他們一路上說什么的冉新明。
聽到沒有貶低的話,這才送了口氣。
車隊進入3環后,張峰看著車外一棟棟高度雖然不算高,但面積絕對大的建筑,不解的看著李長亨問道。
“亨叔,內地看起來也不比港島和倫敦差多少啊。”
李長亨看了眼冉新明的背影,哪里不明白,車隊行進的路線,肯定是專門制定的。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沒人會在沒必要的情況下,帶著客人參觀自家的雜物間。
嘴角一笑道,“倫敦雖然從50年代就開始興起重建和擴建潮。
可英格蘭人就像一個祖上富裕,但一直走下坡路,甚至連體面的日子都快維持不住的沒落貴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