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廉點了點頭,勉強算是接受了這個現實。
其實他的接受能力還是可以的,畢竟現在這個情況也沒法改變了,也只能就這么下去。
三人出了趙王府,許廉的心情依然略有點復雜。
自己可真是倒霉催的。
一路上,許廉都沒什么精神。
一直到了儒家學院。
他才真的提起了精神。
當然,這不是他就擺脫了這種情緒,而是儒家學院的風景,把他驚到了。
老實說,這里根本就不像是什么學院,除了那個牌匾。
說起來,倒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古宅,屹立在一個山腳之下。
在這人滿為患的皇城之中,能有如此的地盤,而且是和城池割裂而開的地方,簡直就是一片不可多得的人間仙境。
走進去之后,許廉才是滿臉驚嘆,他再度感覺到,這儒家學院是個好地方,至少此處根本不像是傳統的學院,也不像是什么江湖勢力,反而更像是個世外桃源。
在蒼色的山巖的腳下,后方一片竹林,鞭子似的多節的竹根從墻垣間垂下來。下面有著幾口井以及巨大的石頭鋪散的小路,看起來沒什么尊貴的東西,但是卻有一種極強的意境之感。
僻靜的小路之中仿佛對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從內而外傳出的一些讀書之音,也是增強了此處的書生之氣。
書院之中,地盤甚大,估摸著比青龍道門也不小了,只是沒有江湖宗門的巍峨,走進此處,仿佛到的不是學院,而是一個寂靜的村落,甚至其中還有一條小河穿插而出,因為在那幾乎沒有人跡的草徑問蝴蝶的彩翅翻飛著,而且有著別處罕見的紅色和綠色的蜻蜓。無人注意的草木靜靜地生長,勾勒出了完美的自然畫卷。
這一幕幕,可是讓許廉震驚的不行。
這里的風景,只能用簡直了三個字來形容。
如果說趙王府是皇城里最富貴,堪稱滿地都是金銀的話,那么這個儒家學院,就是皇城之中最安靜,也最有意境的地方。
難以想象這個地方居然是一群讀書人聚集的地方,比起讀書人,許廉覺得此處更像是一群隱士所居住的地方。
但是再想想,隱士一般都是很有本事的,而人生中的大部分本事,都是要通過讀書來實現。
就像是前世三國里的諸葛亮一樣,所居住的地方也是類似的,只是沒那么封閉,但總算是思想與世隔絕,卻也看透一切。
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人吧,和許廉理解的完全不同。
許廉大概是先入為主的,這一世的許廉也沒見過什么讀書人,而前世的讀書人,基本上都是書呆子,甚至斯文敗類也滿地爬,給了他一種很諷刺的感覺。
而這個儒家學院,給他的就是完全相反的場景和想象。
大概,這才是最純粹的讀書人該有的場景吧。
許廉想起,前世他早年時,什么都不懂的時候,想著的讀書人該居住的地方,也該是如此吧?
想著想著,走著走著,許廉忽然心中沒什么擔心的了。
或許,他本來就有些擔心過度了,這里的環境,估計也難以造就出所謂的斯文敗類,許廉對于這些事情本就敏感,但是現在,他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