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的確是有本事的,你黃連上去質疑人家不是找挨罵么?
印象發生了極大的反轉。
文官們,此刻心中也是極為震動,這不只是看到了一首絕品詩詞的問世,更是見證了這一刻,并且之前根本不信任一個毛頭小子能寫出這種詩詞的反轉。
這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沖擊!
唐仁鵬看著這首詩,心中也是極其震動的,他也是文人,自然看得懂這首詩的厲害之處。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真乃好詩啊!”
唐仁鵬忍不住的贊譽一聲,輕輕的吸了一口氣,平復了心情,看著下方時依然手持毛筆的許廉,龍顏大悅:
“不愧是寫出了四首絕品詩詞的天才,這首《雁門太守行》比起之前的四首詩也不遑多讓,我大乾皇朝能出一個你這樣的讀書人,乃是我大乾皇朝之幸!”
那般語氣的神態,有著掩飾不住的驚喜震動以及開心。
驚喜來源于許廉的才學,震動來源于許廉的年紀,開心來源于這首詩的表達。
一首表達忠君愛國的絕品詩詞,絕對能讓大乾皇朝的民心更加凝聚!
這份意義不可謂不大!
其他的大臣此刻也都緩了過來,之前看著許廉那有些質疑的目光,此刻都是復雜無比,甚至有些人還帶著掩飾不住的敬畏。
許廉自然沒有在意他們,只是笑道:“多謝陛下謬贊,學生不過隨筆所作,不足稱道也!”
他也不懂太多的禮儀,不過客氣總是對的。
唐仁鵬面帶笑意,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道“詩雖然不錯,但朕仍然有幾個疑問。”
“陛下請問。”
“這雁門是何處?這黃金臺又是何意?”唐仁鵬開口問道,這的確是他最詫異的地方。
許廉寫這首詩的時候就想到了唐仁鵬可能會問這些,便直接回答道:“這雁門乃是學生出生之地,此次作詩為愛國,國和家自然密不可分,所以便以此為典故了。”
雁門的確是這一世的許廉出生的地方,只不過沒什么戰亂,倒是因為太偏僻導致土匪不少,他父母就是這么被殺的。
所以聽到了這個理由,唐仁鵬也點了點頭,這點倒是很正常。
“至于黃金臺么,則是來源于學生的一場夢。”許廉胡口亂謅道。
“哦?一場夢?”唐仁鵬挑了挑眉,來了興趣。
其他大臣也都看向了許廉,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夢。
許廉編道:“說來有些幼稚,學生小時候曾夢想著作一個兵將,保家衛國,而在兒時的一場夢之中,學生身為大將,陛下在黃金建筑的高臺之上授學生兵符,率兵出征,今日陛下給學生除了此題目,便忽然回想起了這個夢,便以此為典故作詩,這詩詞作品本就是脫胎于現實,學生如此寫,想來也不算跑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