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很快就準備好了筆墨紙硯來,非常迅速。
唐顯祖他們也沒閑著,親自幫許廉研墨鋪紙。
許廉想了想,便下筆了。
懶得裝。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筆走龍蛇,寫完收工。
曹老板的這首詩,堪稱是他作為一個詩人,在藝術領域最高的作品之一了。
其他的類似于《短歌行》《觀滄海》什么的,送給林相也的確是不合適。
這首詩,也一直是許廉認為,最適合送給老者的一首詩,畢竟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實在是很少有哪首詩能超越這一句了。
堪稱一絕。
這首詩寫出來,眾人看完之后,無不感嘆。
唐顯祖和唐小青,即使早就見識過許廉現場寫詩的能力,此刻依然驚嘆不已。
四言樂府詩啊。
這可是個很冷門的詩詞分類,沒想到許廉也會寫。
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蕩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現了其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全詩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于一爐,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這是原本官方的評價和分析,但是許廉把這首詩送給了林相,自然要以林相的角度來看。
“好!好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林相本來就有些單薄的身軀此刻更是顫抖了起來,許廉的這首詩,讓他感受到了數十年前,他剛剛踏入仕途,帶著豪情壯志要改變這天下的志氣。
當初的想法,幾乎都完成了,除了幫助文統帝,改變國民文學素質這件事上。
對于這件事,林相依然無時無刻不在想辦法,想要改變現狀,甚至因為這件事愁的身體生病,到現在依然很虛弱。
完全不夸張的說,他的一聲都奉獻給了大乾皇朝,的確很偉大了。
這首詩,簡直就是給他量身定做的!
林相忽然想起剛看到許廉那幾首詩的時候,自己那般激動,而現在的激動模樣,比起當初絲毫不差。
“多謝詩魁贈與此詩,老夫萬分感謝!”
林相到底還是非常人可比的,激動之中,依然顫抖著雙手收好紙張,對這許廉抱拳行禮,完全就是平輩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