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以兩個二、二、二的對句開頭,通過具體、生動的描述,表現了多層情意。第一句,只六個字,卻用三個連續的、富有特征性的動作,塑造了一個壯士的形象,讓讀者從那些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去想象人物所處的環境,意味無窮。
咳,大概評價就是這樣,反正許廉第一次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心情也是差不多的,其中的壯志豪情,大氣磅礴都把他給深深的震撼了,不得不佩服辛棄疾,這個全能的天才。
寫完之后,精神力探出讓墨跡干涸,然后丟給黃玉硯道:“第一首詞。”
說罷,許廉馬不停蹄,再度鋪上紙張,開始寫第二首詞。
關于戰爭,以及貼合現在的憤怒,還要打一下敵國的臉的詞,許廉就想到了一個。
《滿江紅·寫懷》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河中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龍角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山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這是岳元帥最著名的一首詞了,當初許廉看到的時候,就是和第一句寫的一般,怒發沖冠,一股憋屈的怒氣帶著豪氣以及沸騰的熱血,讓他感受到了那個年代下,岳元帥的無奈和憤恨。
不過,因為典故上有所差別,許廉自然要改一些的。
比如靖康恥,就被他改成了河中恥,這是這個世界的典故,當初文統帝唐仁鵬橫掃天下之時,大元和大齊就是在河中一帶偷襲大乾,讓大乾損失不小,而且被迫割地被大元吞下,到現在也沒收回來,這件事也被認為是文統帝時期最恥辱的一件事。
另外就是賀蘭山了,這個世界自然沒有賀蘭山,其中最著名的山叫做龍角山,因為地勢最高,而且處于大齊和大乾的邊界,延伸雙方重合,頗有龍角之意,所以叫龍角山。
其他的么,這個世界大元也被稱為胡虜,因為大元就是在海內趁亂崛起成為大帝國的,在此之前不過是小部落而已,沒什么地位可言,被之前的正統大國稱為外族胡虜之一,這件事也是大元帝國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之一。
而改動的其他,就是笑談渴飲匈奴血改成了笑談渴飲山奴血了,大齊在數百年前沒有崛起之時,就是龍角山脈那一帶的族群,被中原大國時常打草谷,當成奴隸帶回來,被中原大國之人稱之為山奴,這件事持續了上百年,地位簡直和許廉前世歷史中,三角貿易時候的黑洲人差不多了。
毫無疑問,這件事也是大齊的黑歷史之一,所以許廉這么寫,完全就是打他們的臉,打的越疼越好。
他都能想象得到,看到這第二首詞之后,大元帝國和大齊帝國的人,臉色會變得多么難看,這已經不僅僅是打臉了,而是狠狠的踹臉。
寫完之后,許廉如法炮制,弄干筆墨之后,便卷好丟給了黃玉硯,說道:“第二首詞在此,今日大齊和大元之人若能勝過我,我從此再也不寫詩詞了,若是勝不過我,你們就等著被打臉吧。”
因為第二局被算計了的事情,許廉此刻當真是窩了一口氣,開口做事也都開啟了暴走模式,也不給其他兩國人留什么面子了,直接開炮不帶猶豫的。
打蛇打七寸,打人就打臉,許廉可不慣著他,他雖然不是什么兇惡之徒,但是人家都惹到他這了,他還不還擊?開什么玩笑?
他本來就是代表大乾帝國來參加三國文斗的,不管怎么著他都是被記恨的,那倒不如做絕了,把他們打疼了才是真的。
許廉做人還是很純粹的,報仇基本能不等就不等,打他丫的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