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那時把你接回去,對你應該挺好的吧”許原媛問道,她感覺習梁的情況和很多農村留守兒童差不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可能只有過年的時候會回來看看孩子,只不過那時間也很短,只有幾天,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還算比較正常。
習梁點了點頭,道“嗯,他們接我回去后,對我很好,給我買了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每天還會先問我喜歡吃什么才做飯。但是很奇怪,我對他們仍然沒有產生很深的感情,我對父母這個概念仍然是模糊的。”他記得那時,他姐姐習雪還因為爸媽對他太好,冷落了她而吃醋發脾氣。
許原媛不太能理解習梁的這種心情,大概是因為她一直處在一個正常氛圍的家庭,爸媽非常恩愛,對她也好,她也從小沒有離開過父母。所以她可以從情理上去試著理解習梁,但無法真正共情他的感受。
“畢竟小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他們卻沒有在,之后再想培養感情,就得花很多功夫。”她推測習梁家的親子關系之所以無法成功建立的原因大概就是這樣吧。
習梁默然聽完許原媛的話,嘆了口氣,道“你說得大概是對的。他們接我回去,我卻始終無法產生對父母的認同感。我記得之前跟你說過,他們帶我去朋友家,讓我在其他人面前表演功夫。
我很不喜歡這樣,于是拒絕了他們。他們很生氣,認為我不聽話。那個時候,我就隱隱有了一種感覺,他們對我好,并不是因為我是永安,而是因為我是習梁。”
習梁說的最后一句話,許原媛費了一會兒功夫去思考其中的邏輯。不是因為他是永安,而是因為他是習梁。她恍然大悟,習梁的意思是,父母并不是因為他這個人才對他好,而單純是因為他是他們的孩子才對他好。
所以當他沉默,沒有任何表示時,他們覺得他很乖很聽話,可一旦他表示了違抗父母的意思,他們就會認為他不聽話。從這一點完全可以看出,習梁的父母根本沒有試圖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他們的問題很大,好像只把孩子當作一個物件,隨隨便便送到少林,想起來了就接回來,給他物質上的好。
他們沒有把習梁當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將他當作自己私人的物件,所以就不會去了解一個小孩的想法,更不會與一個孩子建立情感上的關聯。這也就是為什么習梁對父母這個概念模糊的原因。
許原媛不由得感慨,古往今來,其實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父母總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私有物品,而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從而滋生了很多問題。
“等我長大了,我也不想去想那么多了,只是想留在少林,繼續研習功夫。可是這時候他們作為我的父母出現了,說為我的將來考慮,容不得我拒絕,一味地要強行帶我走。那時我真的不愿意跟他們離開,這些事我并沒有詳細跟你說過,對吧。因為我根本不想回憶那段經過。”習梁想起那時發生的事,眉頭都不自覺皺了起來。
“嗯。”許原媛只知道大概,并不知道詳細經過。她猜想那個時候習梁肯定是不愿意,但他爸媽絕不會允許兒子留在少林繼續學什么功夫,他們一定是用了各種辦法,讓習梁不得不離開。
習梁深深呼吸了一下,平復了心緒,才繼續道“那個時候我不愿意跟他們回去,他們就每天跟著我,和我講大道理,后來見我軟硬不吃。他們就去找了我師父,找了寺里的住持等等人。
我師父那時跟我說,他無父無母,是孤兒,所以孑然一身,來出家,無牽無掛。但我不一樣,我父母健在,我也并沒有真的皈依佛門,所以如果我堅持不跟父母走,那就是不孝。
我的生命畢竟是父母給的,所以我根本沒有理由去拒絕遵從孝道,于是我就跟他們離開了少林。我記得同樣的話,你也跟我說過。一個人很難無拘無束地活著,我也明白這一點,所以我遵從了他們的意愿。
可即使如此,我到如今仍沒有對他們產生父母的認同感。你問我他們在我心里的地位是什么樣的,我可以告訴你,排在第三位。第一位是你,第二位是我師父和師兄弟們。”
許原媛聽到這個答案,并不意外。她也記起很早之前,她是怎么勸解習梁的。她說習梁不是孫悟空,孫悟空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無父無母,所以他可以無拘無束。但一個人活在世上,勢必要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即使是孫悟空,也要受到如來佛祖的制約。
所以那時她是希望習梁能想開的,可現在了解了習梁的想法。她覺得那時她說的話就有些不痛不癢了,只站在了習梁父母那邊的立場上考慮,并沒有真正為習梁考慮。
二人走到了座椅邊上,習梁就坐在了座椅上,他此時抬頭看著夜空中的星星,忽然有幾分感慨“如果可以,我倒是寧愿學哪吒,剔骨還父,割肉還母。”落一個自由自在身。
許原媛聞言大驚,一把就抓住了習梁的手,道“你不能這樣想,怎么能有傷害自己的想法今天你跟我說了這么多,現在我也明白了你的心理。你即使想和父母決絕,劃清界限,也絕不能是以傷害自己為代價。”
習梁深深地看著許原媛,此時只覺心里極苦,而她卻是一抹甘甜,浸潤他心。
“你跟你父母的關系,理到現在,你沒有錯,錯的是他們。但是習梁,劃清界限是一件非常鄭重的事情,你不能輕易想到它。在我看來,你的父母對你,除了有些獨斷專權以外,其實挺好的,他們很關心你,只是不知如何去正確地表達。
就像你爸爸,每次說話是真的很難聽,可他也是因為關心你,才口不擇言。所以要教給他們正確的表達方式,當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辦法去逃避,而是要積極地解決問題,你能懂我的意思嗎”許原媛問道。
習梁大概懂了她的意思,點了點頭,道“我懂。”可是這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