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就看向那兩個婦人。
這兩個婦人,卻是抬眼往這邊瞅了瞅,又不好意思地低了頭。
林婆婆就又笑嘆了一聲:“她們不好意思說呢,這才先尋了我。”
頓了下她道:“說是去年年景不好,春上家里實在接濟不上,這才厚著臉皮來問問,去年秋上的工錢啥時候發……”
其實韓林兩口子一見這兩個婦人來,就略略猜到了。
因姜大老爺這幾年時不時要卡一下子,韓林這個莊頭實在難做。可莊子里的活計又卡著時節,也不能不做。
時候長了,就成了姜大老爺上有政策,他這個莊頭下有對策。
大老爺不是不給使用工錢么?那就賣糧,或是拿糧抵工錢!
原先這事兒,倒也進行得很順暢,短工們得不著錢得了糧,也沒多大意見。
可偏去年秋上接連的連陰雨,糧食收得慢,成色也不好,拋費了不少,大老爺也不知道又叫誰刮刺了一回,觸動了心病,韓林去府里交帳的時候,他正心煩。
一聽今年交的帳少,就問是咋回事兒。韓林就說了原由。
年景不好,姜大老爺也沒輒,可是韓林拿莊子里的收成,先發放工錢的事兒,他就不樂意了。
當下就說,如今府里頭正使銀子,叫他先把這一筆欠著,明年再補。愣是把韓林留下來給短工們發工錢的那一筆銀子也給要了去。
才剛這倆人沒來的時候,韓林還在心里暗愁,春上的工錢往哪里弄呢,誰想,這個事兒還沒愁出個眉目,討債的就來了。
雖說去年年景不至于壞到,家里飯食接濟不上,但這也是個由頭,總是人家見莊子里欠帳久了,一直不說還工錢這事兒,心里嘀咕,借口來討債了唄。
再說,人家討的又是正經的債,他也怪不到人家頭上。
心下暗愁了一會子,和那兩個婦人道:“如今才開春,府上呢,正忙著上京的事兒,一時也沒空子理會這個,你們再等幾天,等府里把這頭忙完了,我往府里使春上的使用工錢的時候,把這事兒一道辦了。”
見那兩個婦人,臉色不怎么松快,韓林就笑:“叫你們自己說說,我在這頭當了七八年的莊頭,啥時候短過你們的工錢?”
那個年老的婦人,連忙賠笑:“那是沒有。”
“這不就結了!再耐心等兩天吧,春上我還指著你們做活呢,哪能不給錢,對不?”
這兩個婦人只所以這會來討債,卻是聽在田里做活的人說,好似姜家的莊子里,來了輛馬車,應該是府里的主子來了,這才趕著過來了,家里日子緊巴是緊巴,倒還真沒到吃不上飯的份兒上。
只是想著借著這個機會,趕緊把這筆帳討回來。從前姜府可沒有欠過這么長的時候,她們心里也不安心。
如今韓林把這話說了,春上又要使他們做工,兩個婦人倒也不敢再糾纏,賠笑說了一通家里實是艱難,叫韓林別怪的話,和林婆婆一道出去了。
她們一走,韓林這是真愁上了,幾下就把那后腦抓得跟雞窩似的。
李冬生在莊子里做工年頭最久,算是個副莊頭,一見他愁,也跟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