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將來,季家眾人無疑是有著美好的憧憬的。
他們也都相信,未來也必不會負了他們的憧憬。
送了年禮之后,緊接著就是小年。
這是季家人回到京城的第一年,不管是做什么,難免都多了幾分鄭重,所以小年這日一家人先是給老太爺幾人上了香,然后又熬了飴糖祭了灶。
小年之后,一轉眼就是年關。
而在年關之前,朝中還有了一個重大的決議。
之前季家人回京,季朗與季卿說起了與程家合作組建船隊的事,季卿就一直在關心著開海禁的消息。
因為隆泰帝態度的松動,這幾年來時不時的總會有朝中官員上了折子說起這件事。
畢竟,有遠見的人都能看出來,實行海禁對于大安朝來說并無多大益處,閉關鎖國反而會讓大安朝固步自封,從而看不到外界的變化。
這無疑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倭寇之患,顯然也并不是靠著實行海禁就能避免得了的,若是能避免得了,那實行海禁的這些年,嶺南一帶的百姓也不會仍時常忍受著倭患了。
想要徹底的杜絕倭患,還是得靠強大的武力。
這些,朝中自然不是沒有人看到。
所以,才會有這么些人給隆泰帝上折子。
不過,在此之前,朝中眾官員雖然能看出來,隆泰帝似是態度有所松動,有想開海禁的意思,但因為隆泰帝一直也沒有明確的表示,所以朝中眾臣其實是不怎么能拿捏得穩隆泰帝到底是如何想的。
而也就是最近這幾個月以來,關于海禁的折子越來越多,就連京城的普通百姓,時不時的也能坐在一起就海禁之事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由此可見,這件事已經引起了多少注意。
而就在年頭將近,各衙門也即將封印的這一日,在所有人眼中的隆泰帝最為倚重的心腹賀章,卻是趕在了過年之前在早朝上上了一封折子,奏請隆泰帝開海禁。
在折子中,賀章不僅闡明了施行海禁的危害,還將一份關于沿海各地百姓這些年遭遇的倭患,以及有富商私下里組建船隊走私海外舶來之物以換取巨額利益的調查呈到了隆泰帝的案前。
海禁并無抗倭之功效,反而會讓那些倭人認為大安朝軟弱可欺,只有組建強力的海軍,才能將這些倭人徹底驅逐,從而保護大安朝的百姓。
至于走私之事……
與其讓這些富商賺了這些銀子,倒不如開了海禁,朝廷不僅可以自己出海與海外諸國進行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將大安朝的生絲茶葉瓷器等物遠銷海外,也可以向出海的商人們收稅,如此一來,國庫必定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豐盈起來。
而隆泰帝,在接了賀章遞上來的折子之后,隆泰帝沒有考慮太久,第二日就正式下了旨,決定開海禁。
一眾朝臣原本還有些沒看明白,但見著這么重要的事,隆泰帝甚至只考慮了短短一日就做了決定,又哪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只怕,開海禁一事,隆泰帝的心里早就已經有所決議了。
而賀章上折子,也只不過是這君臣之間演的一出戲而已,要不然這樣的大事,又豈是短短一日之內就能拿出決定的?
而且,賀章琢磨著這件事,也一定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就他呈上來的那份調查,就不是短時間內調查得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