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自己要警惕起來,林小泉暗自下定決心。后續的路程,小泉邊閉目養神,邊想著到時候自己是不是該利用空間里種植的植物搗鼓出一系列的“遮瑕”類的唇脂,古人就是將口脂、唇脂通用,裝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點涂。小泉記得自己曾經讀過相關書籍:從前唐宋時流行過用檀色點唇,檀色就是如今的肉色、裸色調。自己也可以嘗試做些檀色,甚至深檀色口脂,來“遮掩”自己的好氣色。至于身上的衣物,固定1至2身出門在外穿的,在桃源空間里也盡量少清洗打理外套外衣。
在一路上的各種計劃中,大巴終于駛到了目的地,小泉高中所在的鎮子。
下車前,林小泉細心地戴好帽子、墨鏡、口罩和手套;下車后,拉下帽檐,低著頭,避開隔壁座意欲繼續搭訕、跟隨的中年男士,快步朝自己熟悉的方向走去。
小泉先到鎮子一家唯一年節還在開門的日用小百貨店,打算去買些包裝。
小泉走進冷清的小百貨店,發現貨架上的商品很少,于是問一旁無所事事的店主中年男人:“你好!請問缺貨的東西什么時候才能到貨?”
“不知道啊!你是外面回來的嗎?現在鎮子和周圍好幾家工廠都徹底停工了。”店主打量了一眼捂得嚴嚴實實的林小泉,還是耐心地回答她。
“對,我之前在省城。啊?省城還有些工廠有得開工。這里的工廠不供電嗎?”小泉打算刨根問到底,多了解一些。
“大省城的廠子肯定不一樣,老板有錢!”店主擺了擺手,繼續分析道:“這里小地方的,供電又咋滴?電費貴了那么多!還要發工資給工人,很多人干脆關門不做了。”
“那……豈不是很多東西不再生產了?”小泉遲疑地問出。
“是啊!不過沒關系,還好小地方的人,過年前習慣囤東西,停電前我看這里的人不管吃的、喝的,還是用的,都買了、準備了不少。”店主接著介紹,“所以你現在來還能找到這么多東西,再晚一點,過了年,大家反應過來,我這兒可就沒這么多東西了。”
“好,那我多看看,挑一挑。”林小泉趕緊回過神,細細挑選起來。
首先是自己亟需的紅紙,自己回村子里看望村民和鄰人,不可能兩手空空,之前實在是想不出現在這種情況帶些什么回去好。小泉在路上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了:干脆就每家每戶送一些她自己在空間自制的面點,然后買些精美的紅紙和包裝紙帶,自己好好包起來,偽裝成在省城店鋪里購買的,這樣帶回去給大家。禮品是比較實際的吃食,也有著精美喜慶的包裝,還是從省城帶回來的,村子里上了年紀的長輩們肯定喜歡。
貨架上的紅紙和一些過年喜慶的包裝剩余不少,鎮上的人都比較實際,這些華而不實的禮品用品,并沒有被大家瘋狂采購。
除了紅紙以外,林小泉想到接下來可是要返璞歸真,要像之前原始的生活了:自己自從上了大學后基本也再沒碰過,還是得多囤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