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時送燕兒回去,會惹怒岳父大人,自己成親之前休想再約燕兒出府。
回到柿豐巷后,劉君堂跟岳父說起想在待賢坊內置辦宅院和分家的事。他強調道,“劉氏族人眾多,各有打算,我與二弟分家后,父親和二弟能更好地約束族人。”
姜二爺點頭,“你要走仕途,背得錢太多反倒是個累贅。分家之后,你與你二弟守望相助,才是長久之計。”
劉君堂笑了,“正如您所言,我與二弟分家分財不分心,對彼此都有好處。小婿做官無需用錢鋪仕途。有小婿在,無人敢以權勢欺壓劉家,足矣。”
女婿想得這么通透,姜二爺不再多說,轉而問起宅子的事,“那處宅子可是在白馬巷中,主家叫丁正,家里是做木材生意的園子的主人姓陳名紹”
劉君堂沒想到岳父對康安的熟識,竟到了如此地步,“丁家做生意賠了本,須賣宅子抵債。那處園子荒廢已久,小婿只知主家姓陳,岳父認得他們
“自然認得。”姜二爺輕搖折扇,“他們向你要多少銀兩”
“宅院兩萬五千兩,園林五萬五千兩。”劉君堂向岳母解釋自己打算購買園林的原因,“那處園林雖破舊,但地方大,修繕之后可供燕兒游玩,般賞花宴、與好友閑聚。”
姜二爺點頭,“丁家賠了錢,兩萬五千兩便兩萬五千兩。園子的話你沒去見過陳紹”
“是家里下人去辦的,小婿未曾露面,也未讓他們報家門。”因為岳父是樂安侯京兆尹,若劉君堂報出家門,康安城八成的人都會看在岳父的情面上,少收銀錢。花銀子就能解決的事情,劉君堂自不想因此給岳父惹麻煩。
姜二爺合上折扇,“買園子的錢由為師出”
劉君堂站起身,義正言辭道,“置辦園子的銀錢哪能讓您出”
“坐下”
劉君堂乖乖坐下,聽訓。
“財不露白的道理你不懂”姜二爺瞪了劉君堂一眼,“四年前為師出京去肅州,你花去家中二十萬兩銀子,雇傭孤月樓鏢師保護為師,如今又要花近十萬兩置辦宅院。你是嫌沒人知道你家錢多得沒處花買宅院的錢你出,園子的錢為師出,就這么定了。你要牢牢給為師記住,與你二弟分家后,你只是個一年俸祿不足三百兩的六品起居郎,以后不要大把往外撒銀子,該花的花,不該花又想花的,背著人花”
劉君堂爭取道,“岳父的教導,小婿牢記在心,片刻不敢忘。您看這樣可好小婿手中還有些積蓄,您用這筆錢去買園子給燕兒做嫁妝,這樣便兩全其美了。”
姜二爺哼了一聲,“不必如此麻煩。銀子的事不需你操心。你買園子需要五萬五千兩,為師買,連三萬兩都用不了,此事無需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