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這模樣不像是被人揍了,倒像被人點醒,大徹大悟了。江凌好奇誰有這樣的本事,不過三郎不說他也不問,“三哥此言當真”
姜三郎立刻把胸脯拍得砰砰直響,“真,比真金還真”
帳下數百戰將,統領上萬兵馬的少年將軍安排一個三郎,完全是小菜一碟,不過,“這是三哥的人生大事,咱們須得問過伯父。現在就去”
三郎連忙道,“也不急于這一刻,今日是你和留兒回門的日子,待吃了回門宴再說。”
回門宴后,夫家與娘家隔著一道墻的小夫妻倆也不急著回家,姜留與姐姐在閨房里說悄悄話,江凌帶著三郎到前院,與伯父、岳父、三叔、二哥、三姐夫一同商議三郎的前程。
屋里的人數他最沒出息,不過三郎一點也不難受。因為家里人都活得好好的,姐姐妹妹們都嫁得很好,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三郎的出路并不多,他讀書不成,經商腦子和嘴皮子都不夠,若不想混日子就只能入禁軍大營,一步步往上爬。
戍衛康安的禁軍選拔極為嚴厲,若不是有江凌在,憑著三郎的體力和速度,進去也是末等兵。
見凌兒肯收下三郎,姜松的心放下大半,板起臉訓道,“若你敢耍滑蹭懶給凌兒丟人,為父會提著鞭子,親自把你拎出來,扔進莊子里拔草喂羊”
姜三郎站起身,鄭重許諾,“父親放心,兒一定遵守營里的規矩,其他兵士怎么吃住操練,兒就怎么吃住操練,絕不給六妹夫添麻煩。”
看出侄子是真心要走正路,姜二爺也打心底里高興,“三郎今年才十九歲,讀書識禮還有一把子力氣,進了軍營不會比任何人差。只要你肯踏下心來扎扎實實營里練滿三年,二叔就在京兆府內給你留把椅子。”
姜松心里更高興了,但臉卻板得更嚴肅了。
不過還不等他開口,三弟姜槐已道,“三郎聽見沒,你去了大營可得好好干。”
“是”三郎喜出望外,笑得發傻。
姜二爺又道,“元冬也年紀不小了,不如讓他與三郎一塊入營,大哥,三弟,你們覺得如何”
姜松看向江凌,右羽林衛歸江凌說了算,總得先問過他的意思才好。
江凌規規矩矩宅在岳父身后,向大伯含笑點頭。姜松這才道,“如此甚好。”
訂下要走的路,姜三郎便不再去書院混日子,努力練體,準備入營。
陳氏氣得直跺腳,“誰給你出的餿主意你二叔是京兆尹,六妹夫是羽林衛大將軍,他們隨便給你指個差事,都比你去營里吃苦扛長矛強數百倍你說,是不是你二哥,我就知道他沒安好心”
“娘,是我自己想入營。”姜三郎打斷母親,“孩兒現在文不成武不就,二叔和六妹夫給我安排差事,我也干不好。”
陳氏用力點著兒子的大腦門,恨不得戳出個窟窿來,“誰說你干不好我兒子不必任何人差,只要差事夠輕省,肯定能干好”
跟母親是講不通道理的,三郎笑著哄道,“就是因為孩兒不比任何人差,才想努把勁兒,學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您看我二叔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圖強,兒今年才十九歲,學幾年就算比不上二叔,也不會太差勁兒,您說是不”
話是這樣說不假,但陳氏掙扎道,“娘給你相看好戶部侍郎家的閨女了,人家若知道你去右羽林衛扛長矛,這親事可就黃了。”
戶部侍郎家的閨女能看上自己才怪。姜三郎繼續哄道,“若因為這個黃了,說明兒與她有緣無分。等兒子有了本事,媒人會踏平咱們家門檻的,娘安心坐在家里等著就好。”
陳氏被兒子哄得飄乎了起來,誰知她等了足足五年,才等來一個比二月還憨的憨貨,將她氣得半死。
------題外話------
感謝書友aice5555的打賞,三郎的番外送上。明天的番外是劉君堂,在中午十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