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訴。”姜留一臉嚴肅地點頭,以五姐的大嘴巴,這話估計連前院的小三花都聽過了。姜留回到屋里,小聲問小姐姐,“姐姐,李正秋在紹興,怎么要回康安來應舉?”按理說,不是在紹興應舉更方便么?
姜慕燕解釋道,“李家的祖籍是京畿太康,可以來康安應舉。他今年才十七歲,應舉不過是回康安議親的名頭罷了。若真抱著中舉的心思,他是絕不會來回奔波的。”
姜留覺得姐姐說得非常有道理。文舉人可比武舉人難考多了,十七歲的李正秋今年下場,抱的就是開開眼的想法。
姜慕燕一邊給妹妹系裙帶,一邊叮囑她,“待會兒去了東院,你就聽著,不要多問,伯母說什么也不要應下來,可記住了?”
“記住了。”姜留乖乖點頭。
姜慕燕拉著妹妹往外走,“留兒別擔心,姐姐一定會幫你挑一門稱心如意的好親事,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好。”姜留輕聲應著。長姊如母,姐姐才十歲,就已經很自覺地承擔了母親該做的事,為她們倆的將來打算了。姜留也要照顧好姐姐,不只是為她挑門好親事,還要讓她學會愛惜自己,過她心里真正想要的日子。
北院里,陳氏正在請教婆婆,“您看,咱們該怎么拖一拖呢?”
姜老夫人緩緩道,“你不是說他人品相貌樣樣都好么,怎么又要拖了?”
您這不是明知故問嘛,陳氏小聲道,“咱們府里今非昔比,李家也不算上好的親事了。”
“你打算拖到何時?”姜老夫人又問。
陳氏捏著書信,往婆婆身前湊了湊,“怎么也得等二弟考完春闈和殿試再說,您說是這個理兒吧?紹興太遠了……”
姜老夫人沉下臉,“你在紹興時,跟人家怎么說的?”若不是兒媳說得就差板上釘釘了,李家也不會這么堂而皇之地送東西上門,這分明就是已經當親家走動了!
陳氏心虛的就是這一點,“娘,兒媳說句掏心窩的話,咱們家里這五個姑娘,就數容兒相貌尋常,她又跟兒媳一樣嘴笨不會說話。但凡有一點法子,兒媳也不想讓她遠嫁……”
說著說著,陳氏便抹起了眼淚。姜老夫人任她哭了一會兒,才道,“如今也不能回絕了,待李家的孩子來了,咱們先看看再說。”
若真讓李正秋進了門,這親事基本上就定了。陳氏心里有苦說不出,急得直轉淚珠子。
東院內,姜留和姜慕錦捧著小臉,沖著大姐嘻嘻笑,姜慕容又嬌又羞,跺著腳對姜慕燕道,“三妹,你看她倆,煩死人了!”
姜慕錦嘿嘿,“大姐,我倆又沒說話,怎么就著你煩了?”
姜留跟著點頭。
“大姐覺得我倆在這兒站著都煩,那誰不招大姐煩呢——”姜慕錦拉長聲調,沖著六妹妹擠眼睛,示意她接話。
姜留會意,“莫非是——”
“六妹,你也跟著五妹學壞!”姜慕容的臉紅的都要滴血了,羞得知用帕子捂臉。
“莫非是——二姐和三姐?”
“啪!”姜慕錦被不上道的六妹氣得手一滑,下巴磕在桌子上不小心咬到了舌頭,瞬間疼得兩眼噴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