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爺哼了一聲,“縣衙又不是只有一個知縣,幾十上百號人,哪個不能撐一天?”
姜松瞪了眼,“人家當知縣多年,還沒你懂!”
“就是因為他沒搞明白,才一直當知縣。”姜二爺怕挨罵,說完這句就跳了起來,“大哥,三弟去了岳丈家,我去咱家鋪子里轉轉,有事也好及時處置。”
你不去一點兒事沒有,你去了才會出事!姜松笑了一聲,吩咐小廝,“去把厚叔和裘叔請過來。”
北院里,姜凌把圍著妹妹轉悠的廖元冬拎出去教訓,姜慕燕被廖春玲拉出去玩,屋里只剩了祖母、姑姑和姜留三個。
故意留下來的姜留聽著祖母和姑姑話了幾句家常,便眼巴巴地望著祖母。
姜老夫人被她的小眼神兒逗笑了,“想說什么便說,還非要等著祖母問么?”
姜留看了看劉婆子和景秀,低聲道,“祖母,姑姑,在外婆家時,二舅母問我和姐姐,跨院燒了后,我的兩位姨娘如何安置。”
姜平藍皺眉,“她竟問你們這些?”
姜老夫人問道,“你怎么回的她?”
姜留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最后道,“祖母您說,二舅母怎么會發那么大脾氣,康安城里的長大的姑娘,哪個不喜歡我爹爹啊!”
姜老夫人被孫女逗笑了,“傻丫頭,還真當你爹是香餑餑了!”
“祖母錯了,我爹爹不是香餑餑,是謫仙。”姜留一本正經道。
這下,姜老夫人和姜平藍都笑了起來,“人小鬼大!跟你姐姐們玩去!”
啊?自己想聽的八卦呢?姜留出來后,很出失望。她眼珠子轉了轉,去找正在東院忙活的伯母。
姜留走了后,姜老夫人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姜平藍道,“娘,我記得當年孟家是提過想讓二弟和孟瀅結親吧?”
姜老夫人望著穿過窗格的一道道光線,回憶道,“當年孟家確實有這個意思,可你二弟相不中孟瀅,孟瀅也看不上你二弟。”
現在想來,這是不是也是孟家恨姜家的原由之一呢?姜老夫人越想,目光越沉。
“孟瀅比二弟大三歲呢,二弟一直把她當姐姐看,怎么可能同意這門親事。當年,孟瀅當年經常與女兒在一處玩,現在想想,她并不是不喜歡二弟,只是她那樣別扭的性子,表現得跟旁人不一樣罷了。若不是這樣,她為何向兩個孩子打聽二弟的妾室?”姜平藍這一輩,孟姜兩家都是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所以姜平藍與孟瀅從小玩到出嫁,姜平藍對孟瀅的脾氣還是比較了解的。
“不管怎么樣,這些都過去了。”姜老夫人不愿多提往事,也不想讓女兒知道厭勝的事,轉移換題道,“你在勒縣,可認得干凈人家的姑娘,愿意給人做妾的?年紀大幾歲也無妨,主要是人要懂事,長得要漂亮干凈,笑起來要好看。”
姜平藍一聽這條件,便明白母親要給二弟納妾,想了想道,“倒是有一家。勒縣有位教書的老秀才,家里有個女兒,今年十七歲,模樣端正,知書達理。”
姜老夫人來了興趣,“這樣人家的姑娘,為何還未許配人家?”
姜平藍講道,“本是許了人家的,但她那未婚夫實在不拿這門親事當回事。女方還未入門,男方的通房竟偷偷生下了個兒子,老秀才知道后,便給女兒退了親,這才拖到現在。去年年底,有媒婆登他家的門說親,女兒還沒聽說定下哪家……”
姜老夫人聽完,頗為意動,“過幾日讓你二弟送你回去,你瞅機會讓你二弟見見,若是他能相中,便納這姑娘為良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