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的姜留口水泛濫,“那咱們再讓廚房備幾樣菜,咱們就在西院吃,不去叨擾祖母了。”
“祖母留了雅正夫人用飯,并讓伯母和大姐過去作陪,讓咱們照顧好白家姐弟。”姜慕燕走過來,看了幾眼那倆滿花園的跑的,愁人的孩子,便對姜凌道,“等過兩天你身體好了,咱們一塊去西市,給你挑一條新的革帶,去給大姐送親時要用。”
大周男子在正式場合穿衣裳,腰帶有大帶和革帶兩條。革帶用寸余寬的皮子制成,上邊帶有掛鉤,用來懸掛玉佩、刀劍、香囊等各種物件;用來束腰的大帶多絲綢制成,并在身前自然下垂兩條紳帶,走動時腰間的紳帶和玉佩隨步而動,甚是優雅好看。
“是啊哥哥,咱們一塊去吧,你都好久沒出過門了。現在市面上出了新款的玉質帶鉤,咱們一起去挑,也給爹爹挑幾個。”姜留興致勃勃地道。
本不想去的姜凌見妹妹想去,便點了頭,“買完革帶,還可以去看賞菊。”
賞菊,是重陽節的重頭戲,東西南三市和各處花園會擺出新品菊花,爭奇斗艷。康安城百姓涌上街頭,盡情游賞今歲最后的盛色。菊花開罷若要再賞花,便得等到明年早春盛放的梅花了。
待陪著白家兄妹用完午膳,將他們安頓好,姜家姐妹回到房中午歇時,姜慕燕小聲道,“大伯母想讓雅正夫人去給大姐送親。”
“祖母會同意嗎?”姜留驚訝地睜大桃花瞳,大周女子成親,送親有男有女。男子多為新娘的叔伯兄弟,分別走在花轎四角,意味守護;女子多為女方家已婚且兒女雙全的全福女眷,意味送福。雅正夫人十五歲父母雙亡遭未婚夫家退親后,便自梳婦人髻走出閨閣謀生計,她雖受人敬重,但卻不是全福之人。
姜慕燕低聲道,“三嬸有孕,大伯母已尋了盧夫人為大姐送親,剩下的一個她選了很久也沒挑中合適的。我也覺得讓夫人去不合適,且看祖母怎么定吧。”
北院內,雅正夫人婉拒了陳氏的請求,含笑道,“大姑娘成親是大喜事,雅正非全福之人,實不該出現在送親隊伍中。不過若二位夫人不嫌棄,雅正可早上過來,送大姑娘出府。”
“夫人是容兒的師傅,你能來便是容兒的福氣。”姜老夫人笑得真誠。
讓大孫女送雅正夫人走后,老夫人教訓兒媳,“全福之人在康安城中有的是,你為什么非要選雅正?”
陳氏低頭,“兒媳不是覺得她跟著去,容兒更有面子么?”
“以咱們家如今的身份地位,再加上陪送的嫁妝,已足夠她在李家挺直腰桿了。想要更多的面子,得靠她自己一言一行去掙。”姜老夫人訓完兒媳,又道,“你給嘉順王府四夫人下帖子,請她過來賞菊。”
待陳氏歡歡喜喜走后,姜老夫人閉目養神,緩緩道,“雅正今日似乎,很好說話。”
劉婆子笑道,“二爺越發出息了,現在誰敢不給咱們面子?”
那倒是,姜老夫人翹起嘴角,由心往外地高興。
而此時京兆府內,張文江正沖著姜楓吹胡子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