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前帶路!”
“是。”姜二爺將卷宗放在桌上,引著蕭峻平去了包子鋪。
周其文在后邊看著兩人遠去的背影,忍不住笑出了聲。躲在后衙的趙敏德也探出頭來,蔓延佩服地望著姜楓。
包子鋪的雅間內,蕭峻平吃了一大碟羊肉蘿卜包子,又喝了兩大碗湯,才覺得肚子里舒坦了,對面的家伙也比方才順眼了。他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罵道,“姜楓,你知不知道刑部和大理寺衙門內的人都是怎么罵你的?”
姜二爺笑容滿面,“下官猜得到。不瞞大人說,下官這輩子挨的罵,比喝過的鹽還多。”
蕭峻平哼了一聲,“是比喝過的水還多吧?”
“下官怎么沒想到呢,水比鹽多多了!”姜二爺感嘆道。
蕭峻平盯了他一會兒,忽然問道,“姜楓,你想不想去大理寺當差?”
姜二爺撓了撓頭,“下官多謝大人賞識。不過不敢瞞大人,下官的父親在世時就曾說過,以下官這樣的性子,入不得刑部和大理寺。”
“為何?”
姜二爺如實道,“家父說,下官愚鈍,心也不夠冷,容易感情用事。大理寺和刑部是憑律法辦事的地方,最是容不得下官這樣的脾性。”
“你爹是個明白人,其實有時候為官,還是糊涂一點得好。”蕭峻平感嘆道。
姜二爺笑了,“大人若肯裝糊涂,今日便不會被氣成這樣了。”
蕭峻平點頭,“有些事便是心里明白,也得看人想不想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是常有的事。你爹如此,你如此,本官亦如此。你打算怎么處置孟家?”
姜二爺回道,“那要看孟家犯了哪些罪,能處置他們的是國法,不是下官。”
“西市逢春藥鋪里,有你的人吧?刑部大火案不是黎炎光案,黎炎光案翻供,下臺的官員最高也不過四品,若是刑部大火案掀開,里邊站著的都是你惹不起也動不得的人物。本官奉勸你一句,若想安安生生過日子,你就不要再碰此案。否則,你連自己怎么死的都弄不明白。”蕭峻平言道。
姜二爺站起身,向著蕭峻平深深一躬,“多謝大人好意。下官的父親因此案蒙冤,含恨九泉,下官若不為父伸冤,枉為人子。”
蠢!蕭峻平哼道,“想查此案,你就多給自己套幾個金鐘罩。”
姜二爺連忙追問,“大人,不知哪家的金鐘罩最好用呢?”
蕭峻平站起身,“護國公府,黃閣老府的都不錯,杜閣老府上沒有金鐘罩,只有泥鰍。”
刑部大火案發時,杜海安身為刑部尚書卻能全身而退,兩年之后還進了內閣,他不是泥鰍誰是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