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天短,雅正夫人在琴行里接待了兩撥貴客,太陽便西墜了。她乘馬車準備趕回昌明坊時,卻見姜猴兒嬉皮笑臉地在門前候著。
姜猴兒上前行禮,“夫人可用膳了?若是還沒用,我家二爺想請夫人共用晚膳。”
幸好馬車內光線昏暗,雅正才得以掩住臉上紅色,“尚無。”
“不知您想今晚想吃什么?二爺說讓您挑地方。”姜猴兒恭敬道。
姜二爺向來只去又貴又好的地方,譬如東市的茶仙居、西市的百味樓、南市的映水樓,但這個時辰那樣的地方必定賓客應門,他們此刻前去必定會引人圍觀……雅正的臉更紅了些,盡量平靜地道,“西市館驛街的居陶院可好?”
館驛街住的常在京中駐扎的各州官員,居陶院集九州美味,一頓飯就能吃下幾十兩銀子,不是尋常人能去的。姜猴兒替二爺打腫臉充胖子,“好,夫人先行一步,二爺隨后就到。”
姜猴兒出來后,立刻與姜寶道,“你即刻回府,從賬房支一百五十兩銀子送過來。可得拿好了,別讓人摸了去。”
“當哥跟你一樣蠢?”姜寶哼了一聲,轉身回府取銀子。一百五十兩一頓飯啊,沒進門的二夫人花起銀子來,比二爺還狠。
館陶院打外邊看樸實無華,尋常的木門上掛了一塊老舊的匾額,門檻都被踩平了一半。進院之后是一道尋常的影壁墻,待轉過墻后沿著有些磨損的地磚往前走,院內處處皆是老舊的模樣,但這種老舊不顯荒涼,只讓人覺得安寧。
姜二爺踏入院中,忐忑的內心也安穩了些,不過見到雅正時,他又有些手足無措,想轉身就走。不過他也只是想想,特地換了一身新衣的姜二爺坐在雅正面前,主動開口道歉,“我昨天后晌才進宮求旨,還沒來得及給你送消息圣旨便到了。”
大周男子很少會向女人低頭,姜二爺這般解釋,讓雅正意外又感動。她很是配合地道,“圣旨真是來得太快了。”
“嗯,萬歲聽到咱們要成親,很是心喜。成親的日子不是我向萬歲求的,是萬歲讓司天監算的黃道吉日。”姜二爺說完,抬眸看著雅正。
雅正夫人忍著羞澀,真心回道,“萬歲待您真好。”
那是自然,姜二爺的嘴角忍不住翹了起來,他這一笑令萬物失色,雅正夫人看得心跳加速,眼中再無其他。
為色所迷,大概便是如此。
姜二爺繼續道,“自今日起,雅觀琴行我會一直派人守著,不管誰來找事都討不到便宜。”
雅正不想姜二爺為琴行的事如此費心,便與他商量道,“琴行如今樹大招風,妾身不如將它轉手她人,以免再生波瀾。”
姜二爺搖頭,“留著。你放心,十日之后無人再敢生事。”
雅正知道姜二爺好面子,他既然這么說了,自己便不能駁了他的面子。不過她還是有些擔心,“二爺今日之舉可震懾尋常百姓,但公主那邊怕是會更加猖狂,依您之見,妾身該如何應對?”
姜二爺早就不在意樂陽公主了,“萬歲會收拾她,咱們不必理會。”
昨日她還是個四處轉著想要領養孩子為父母延續香火的孤女,今日便有萬歲替她分憂了……雅正心中感慨萬千,看著姜二爺的眼里便帶了喜悅和崇敬,“是。”
她這眼神兒,讓姜二爺立刻飄了。他忍不住眉飛色舞地跟雅正夫人分享起自己幾次進宮的經歷,雅正也曾數次進宮授琴,很能明白姜二爺的感受,兩人聊得極為盡興。飯后將雅正夫人送上馬車,意猶未盡的姜二爺已經開始期待成親后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