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正夫人是您沒過門的媳婦,媳婦猜中的也算二爺猜中的!”老丈樂呵呵地把他攤子上最小卻最漂亮的一盞燈取下來,雙手遞到姜二爺面前,“這是二爺猜中燈謎的彩頭。”
這盞燈雖小,卻是琉璃為骨制成的無骨燈,去年新安進貢無骨燈后,今年康安攤販們也開始售賣新安無骨燈,這小小一盞,便要幾十兩銀子。姜二爺不肯占攤主的便宜,便抬玉指點了貨架上的面具,“老丈可否給咱們換成兩個面具,爺看著你這攤子上的面具很是新奇。”
“二爺好眼力,這些面具都是我家婆子畫的,她沒稀罕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老丈笑得滿臉褶子,將面具一一在二爺面前展示、講解。
姜二爺隨手挑了兩個順眼的,遞給雅正一個,“這個倒也有趣。”
雅正夫人見二爺將面具戴上了,便抬手將面具罩在了臉上。
面具遮住了姜二爺的玉顏,令偷偷跟隨在他周圍的女子們發出遺憾地嘆息聲。姜二爺與雅正夫人順著人流向前走,險些被人海沖散了。雅正夫人忍著羞澀,主動地、偷偷地拉住了姜二爺的一點點衣袖,心情緊張又雀躍。
姜二爺發現她落后一步,便慢了半步,護著她在人流里緩緩向前,“今晚萬歲會在宣德樓上觀燈,長樂門外搭彩燈山、起露臺,彩燈山左右豎起了文殊菩薩騎獅子、普賢菩薩騎白象的彩像,菩薩的手臂能夠活動,手指出活水五道,宛如山間流瀑,長樂門兩側各有一條用數萬盞燈結成的燈龍,咱們也去瞧瞧熱鬧?”
雅正夫人也聽說今年萬歲會登長樂門上的宣德樓賞燈,也有些好奇,只是,“那邊會不會有很多人?”
皇宮之外是六部九寺五監衙門所在的皇城,平日里是不準百姓隨便進出的,此番大開皇城東西南三面七門,康安百姓必定會蜂擁而至,一睹盛世華燈。現在這個時辰,他們還能擠進去么?
姜二爺滿是自信地道,“咱們從順義門進,那邊有差官把守。我已向大理寺卿蕭大人討了令牌,進皇城后咱們從大理寺穿過,可直達長樂門外。”
“二爺竟能從蕭大人手里拿來令牌?!”雅正夫人驚嘆一聲。
“這有何難?不過是件小事罷了。”山精面具下,姜二爺的嘴角高高翹起,得以非常。為了帶雅正和孩子們去看燈,他很是費了一番工夫,本想今日給孩子們一個驚喜的,誰知那三個沒良心的小東西,竟扔下他獨自跑了!
于是,姜二爺決定只帶雅正去看燈,然后買下長樂門外最漂亮的燈送給雅正,什么也不給三個小東西帶!
靠近北城時,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姜二爺看著周圍成雙成對手牽手的少年夫妻,握了握拳頭想著自己是不是該拉著雅正,這樣似乎有些失禮,姜二爺臉發熱,抬手想摸摸高挺的鼻梁,手指卻落在冰涼的面具上。
他抬袖時,雅正立刻放開了他的衣袖,低下了頭。
姜二爺又靠近了一些,用胳膊護著她,有些不自在地解釋道,“這樣不會被撞倒。”
雅正道謝,隨著他一起挪到順義門外。姜二爺走到人少的一側,亮出自己的令牌,領著雅正進了皇城。
“萬歲,姜謫仙攜蘇氏經順義門進了皇城。”楊奉走到玉案邊,在萬歲身側輕聲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