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王公子身邊的小廝跟街上的人打聽了二姑娘的身份,然后就勸著王公子走了。”書英出去轉悠了一圈,回來低聲在自家姑娘耳邊低聲道。
姜慕燕輕輕點頭,他主動走了真是最好不過。王致和父親是左威衛大將軍,大伯隨是京官,但只是五品的禮部郎中,兩家門不當戶不對,委實不合適。
誰知一家人從雅觀琴行出來,上馬車準備回府時,姜慕燕竟發現王致和在琴行斜對面的茶樓窗前,直直往這邊瞧著!她咬了咬唇,快速把慢吞吞的二姐姐拉上馬車,放下簾子。
雅正夫人看在眼里,待回府之后才問大女兒。姜慕燕也不隱瞞,噼里啪啦地將事情講了一遍,隨后道,“母親,王家會來提親么?”
雅正搖頭,“咱們不曉得王家的情形,待看看再說。不過就算王家來提親,你大伯或許也不會同意。”大嫂小心性,但大哥卻是疼愛孩子的,他定舍不得將女兒遠嫁瀛州,無人照拂。
王致和抱著琴回到奏事院時,見父親正與左武衛大將軍蔣錦宗說話,便上前見禮,然后急切地問道,“爹去姜家作客時,兒能跟著一道去么?”
“去是可以,不過你可不行胡鬧,得規規矩矩的。”任凌生拜姜楓為義父時,十衛將領皆會到場,王章山本就打算帶著兒子,讓他露露臉。
王致和歡快應了,“爹放心,兒絕不會給您丟臉的!”
“說什么傻話,你去了往那一站,單憑這樣貌這身板這氣勢,就能給你爹掙臉。”蔣錦宗笑呵呵后地夸獎著王致和,心里卻泛起小嘀咕。王家這傻小子一臉思春的模樣,莫不是也相中姜楓的大女兒了吧?
這可不行!蔣錦宗回到城外大營,低聲問道,“書爭那邊可有消息?”
下人回道,“按著行程推算,這兩日就該到了。”
“報——”有官兵進來,單膝點地,“報大將軍,二少爺到了。”
“這孩子真不禁念叨。”蔣錦宗滿臉帶笑地站起來,親自去接孫子。待見到孫兒時,蔣錦宗的笑容越發大了,方才他夸獎王家傻小子的話,合該放在自己的孫兒身上。只要他把樣樣出色的孫兒往姜家一領,就不信姜楓不動心!
“阿嚏!”姜二爺打了個噴嚏,抬手揉了揉鼻子,手里的折扇輕搖,想著是誰在念叨自己。
柴易安無語搖頭,“二哥既受了涼,就先將折扇收一收吧。”
“無妨,你繼續講。”姜二爺喝了口熱茶,堅決不認為自己是受涼了。今日他將柴易安找來,就是為了了解兩位皇子的性情喜好。
柴易安繼續講道,“二皇子今年十一,比大皇子小兩歲,乃德妃所出。德妃之父二哥應該知道吧?”
姜二爺點頭,“平蕃侯陳云斌,擊退吐蕃的大功之臣。”
“不錯。平蕃侯勇冠三軍,二皇子頗有其外祖父之風,小小年紀便膽略過人……”
“他干了什么?”姜二爺打斷柴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