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回舟和安云昌被“請”去東城衙門后,安孟兩家派人在衙門外苦等了一夜,也未見自家老爺出來。往日見了他們都要點頭哈腰的衙差,此時都成了兇神惡煞,不準兩家人靠近衙門大門一丈之內。
孟二已借故出京,安云昌的兒子也在外地為官,兩府中只剩婦孺,家中突遭變故又求告無門,兩家仆從的心思浮動,偷東西偷逃的大有人在,頓時亂作一團。天亮之后,一夜未睡的老位老婦實在無法,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姜家門親,想求姜家高抬貴手,放他們一馬。
聽聞此消息,坐在堂中的姜家老夫人和三兄弟,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六年前。最老實忠厚的姜松也忍不住道,“天道輪回,報應不爽。”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姜二爺接話。
姜槐緊隨其后,“時候一到,該報就報。”
厚叔咧嘴露出四顆白白的門牙,“這好消息,得跟老爺說一聲。”
當年丈夫被殺,姜家被困,孟安兩家人緊閉大門不肯施以援手,姜老夫人只能流著淚道一聲人情冷暖。如今已知孟回舟和安云昌是害死丈夫的兇手和幫兇,她們卻好意思到姜家門前來哭,姜老夫人豈會給她們好臉色。她腰桿挺得筆直,中氣十足地吩咐道,“你們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府里交給我。”
“是。”
姜老夫人如何令安孟兩家羞愧難當退走不提,卻說燈亮了一夜的東城衙門。
差點被孟回舟殺死的安云昌到了衙門后,一門心思地要將孟回舟拖下水。本以為自己審的是逃奴、縱火案的杜茂申,留著冷汗聽完安云昌的口述,渾身發冷的杜茂申腦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趕在府尹大人出城“巡視”京畿十三縣前,將他截住!
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兵馬司指揮使,又不似姜楓那般金光罩鼎,哪夠格審這樣的大案,這些人必須送走!出乎杜茂申的意料,府尹大人接了消息后,沒有披星戴月出城巡視,而是騎快馬到東城衙門主持大局。往日最怕麻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府尹大人,竟派人立刻去“請”孟回舟,審問一夜后,第二天天還不亮,府尹大人便把折子裝進袖袋去見上任不滿半年的刑部尚書付常春。
付常春早就得到了消息,待張文江來了連付家大門都沒進,便被付常春請著去拜見閣老杜海安。左相尹騫已不理正時,朝中刑訟有關的大事多由杜海安定奪。再者,刑部大火案發生時,杜海安還任刑部尚書,與此案也有些牽扯,尋他最合適不過。
杜海安已在府中換好紫袍等著,待張文江將了案情經過后,他只道,“雖說安云昌只有口供,并無物證、人證,但他所說之事關乎重大,咱們還是進宮奏請萬歲定奪為上。”
一聽這話,付常春便咧了嘴。若真如安云昌所言,此案的苦主就是姜冕。姜楓如今是萬歲眼中的紅人,一旦案子呈到御前,萬歲絕對會勃然大怒,下令徹查。如此大安,必定是閣老牽頭,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三司會審,接下來半年,他定不得安生。此案之后,還牽扯著肅州貪墨案,若再牽扯出此案,莫說半年,他這三年也別想安生!
但此事,已由不得付常春了。這位新任刑部尚書隨著杜閣老和京兆尹到了宮門前,又遇見了兩尊大神:右相秦天野和閣老黃通。
朝中五閣老到了三位,一群紫袍圍在宮門前,將監門衛將士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尚在寢宮中的景和帝心中沒底,立刻吩咐楊奉,“請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