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的目光也從最近的書架上抽回來,恭敬行禮道,“請張大人賜教。”
“兩位大人這邊請。”張寶平將他們引到存放前朝書法的書架前,萬歲賜給姜楓的小篆字帖,便是從此處抽取的。
“多謝。”姜松到了架前,立刻被架上一本本書奪去心神,姜二爺裝模作樣地跟著大哥一起看。大哥取下一本書翻閱時,張寶平沒有制止,姜二爺便開始與張寶平閑聊,為大哥選書爭取時間。當然,姜二爺聊的話題都與小篆有關,張寶平雖話少,但深入淺出言之有物,令姜二爺折服,頻頻贊嘆。
姜松一邊選書,一邊側耳聽著二弟與張寶平說話。半個時辰后,他終于選定作出決定,抽出一本書托在手中。
一直注意著姜松的張寶平問道,“姜大人選好了?”
“選好了。”姜松毫不猶豫。
張寶平并不多言,命人取來錦盒將書裝好,便送他二人出閣。姜二爺見大哥懷抱錦盒傻笑的模樣,取笑他道,“大哥現在的樣子,比當年娶大嫂進門時還高興數倍。”
“那是自然!”話說出口,姜松才反應過來,瞪眼低聲罵弟弟,“胡言亂語!這兩件事豈能相提并論!”
誰跟誰不能相提并論?姜二爺望著大哥,笑得極為狡黠。姜松心虛地咳嗽一聲,轉頭道,“咱們該去給萬歲磕頭謝恩吧?”
引路太監則道,“萬歲正在處理朝務,請兩位大人隨灑家出宮。”
萬歲日理萬機,沒空見他們再正常不過。姜松領著二弟在宣德殿外磕頭謝恩后,抱著錦盒出宮門。太傅的轎子、秦相的馬車、護國公的寶馬都停在宮門外,三家管事看姜家兄弟走出宮門,目光各異。
這三尊大神同時入宮,一定發生了大事。再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這個節骨眼兒上會發生什么事?姜松抱緊錦盒,憂心國事。姜二爺含笑與眾位管事一一打過招呼,才與大哥一起離開。姜松回府放書,姜二爺直接去了京兆府,到府尹大人跟前點卯。
張文江眼皮也不抬地問,“你兄長借了什么書?”
這個,他沒注意看,也忘記問了……姜二爺心虛一笑。
喀吧,張文江額頭的青筋暴起。
姜二爺趕在府尹大人開罵前道,“大人,下官從看管藏書閣的張太監口中得知,萬歲這幾日在讀《史記》。”
萬歲在讀《史記》?張文江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姜二爺繼續道,“大人您不知道,萬歲藏書閣中《史記》竟是刻在竹簡上的……”
張文江握拳,“本府知道!”
“是,下官剛剛知道,萬歲藏書閣中的《史記》,竟是刻在竹簡上的。”姜二爺改開,上前低聲道,“下官經過存放《史記》的書架時仔細看了一眼,發現卷八十一、八十八、九十二、一百零九和一百一十一的卷匣都是空的。下官從宮中出來時,發現萬歲把左右二相和護國公招進了宮中。”
張文江自言自語沉思道,“卷八十一廉頗、卷八十八蒙恬、史記卷九十二韓信、卷一百零九李廣、卷一百一十一衛青和霍去病……”
姜二爺眸子亮亮地道,“大人竟知《史記》每卷中寫的是誰,好生厲害!”
這就好生厲害了?沉思中的張文江硬生生被姜楓氣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