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為何想要馬場和打鐵鋪?”姜留好奇問道。
江凌解釋道,“父親想要馬場用來照料得勝,我想用客棧收集消息,若置辦完了后銀兩還有剩余,便買田莊吧,種出的麥稻可用咱們的磨房磨成面,然后放在米糧鋪里賣掉。”
馬場賺不賺錢姜留不知道,但田莊和客棧應該不會賠錢,姜留點頭,“好,就這么辦。”
第二日,姜留便與裘叔一起出門,一查之下便知馮現安的馬場還未脫手。古語有云: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因為一場疫病或一次巨大的價格波動,再多的牲畜也會成空。況且,經營馬場比養牛羊更困難,因為馬場需要養馬的能手、需要良種馬匹、大量牧草,所以這是個砸錢的行當。
姜留猶豫再三,還是幫哥哥把馮現安的馬場買了下來,然后又用剩余的錢置辦了三個田莊。
未考慮客棧的原因是,原來裘叔手里已經有打探消息的客棧了!
姜二爺得知兒子買下了馮現安的馬場后,立刻將自己心愛的得勝送了進去,吩咐馬場的人小心照看著;姜慕燕按著妹妹告訴她的錢數算出江凌已有數千貫家業,嘴也合不上了。
姜留見姐姐這樣,便順著她的心思猜測道,“姐姐莫不是想著哥哥有了這些家業,以后說親就更容易了吧?”
姜慕燕可不是替江凌高興,而是為妹妹高興,不過現在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她抱著妹妹問道,“留兒累不累?”
“不累。”比起作詩、做女紅、彈琴、讀書,姜留更喜歡出去跑,這讓她覺得充實,更有成就感。說起出去跑,姜留忽然想起一件事,“姐,我今日發現二舅陪著一位婦人去升道坊的觀音廟了,兩人有說有笑的。”
婦人?姜慕燕收了笑,“多大年紀?”
姜留描述道,“看模樣在三十上下,長得挺好看,瞧這一身書卷氣……”
還不待妹妹說完,姜慕燕便問,“她左眉梢是否有一顆蕎麥粒大的黑痣?”
姜留立刻點頭,“有!”
姜慕燕嘆息道,“那是春風巷柳家的二姑娘,看來二舅的好事近了。”
“柳二姑娘又是誰?”姜留納悶,啥時候鉆出這么一個人物,她怎一定風聲都沒聽到。
這件事著實有些難以啟齒,姜慕燕張了幾次嘴都說不出來,最后干脆用被子把自己和妹妹蒙住,才在妹妹耳邊低聲道,“她……算是二舅的紅粉知己。我聽外婆跟大舅母念叨過,在二舅娶孟氏之前,曾相中春風巷柳家的二姑娘。二舅娶了孟氏后,柳二姑娘也嫁了人,四年前柳二姑娘丈夫死了,她被趕出夫家,又搬回春風巷。大舅母說,她曾看到……二舅與柳二姑娘……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