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半顆心都被花墻后晃動的影子勾去了,但廖傳睿和劉君堂都是謙謙君子——雖然在姜留和姜二爺眼里廖傳睿離著“謙謙君子”不小的差距,只看了一眼后便繼續聽姜三郎講書院趣事。
見小兒子沒完沒了的,姜松隱晦地瞪了他兩眼,示意他見好就收。大伯的眼神,連花墻后的姜留和姜慕錦都看明白了,人來瘋姜三郎還在大講特講夫子罰人的事,兩人翻了翻白眼,同時伸出一個手指頭,兩個伸手指頭,三個手指頭。
手指頭伸玩,倆人同時捏住脖子正要學貓叫,卻聽大哥道,“這個魚頭看著不錯,哪只貓愛吃魚頭來著?”
姜三郎立刻道,“我知道,花園里的玉面貍和針線房的小三花都喜歡!”
姜大郎把兩個魚頭放在同一個碟子里,“這里有兩個魚頭……”
“大哥,我給它們送過去!”三郎生怕被人搶了差事,起身從大哥手里接過魚頭,屁顛屁顛地跑了。
終于清凈了,姜留和五姐姐放開手,繼續圍觀。三郎走后,話題轉到科舉上,景隆八年科舉全國第一名的新科狀元劉君堂和二甲第四、總排名第七的廖傳睿同時給姜大郎傳授經驗,姜大郎聽得極為認真,姜松時不時點評幾句,四人相談甚歡。
姜二爺趁著他們談話的工夫,啃了兩只大螃蟹。姜留聽得直打哈欠,姜慕錦依舊盯著劉君堂喃喃自語:“他好帥,好有學問啊……”
待劉君堂說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時,姜大郎頗為認同,“這半年,我與四位好友遠游,圣人所書所載,一一印證,所見所感,非言語能表。我們途徑南劍州時,慕名去看了雙溪樓和劍潭……”
聽大哥講起所有所感,姜留立刻來了勁頭,聚精會神地聽著。
姜大郎講完游歷收獲后,又道,“出去游歷,我才知自己除了讀書一無是處,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在武陟遇險時,但凡我能再機警些,又不會連累得長輩日夜牽掛、二叔帶著六妹妹兩日行二百余里,于當地官員周旋,為救我三日不睡。六妹妹小小年紀,為救我舍生忘死,孤身入匪窟擒匪首,為此大病一場小臉瘦了兩圈,至今還未恢復……”
姜留摸了摸自己的小臉,瘦了,真的嗎?
姜慕錦捧著小臉,繼續如癡如醉,“劉君堂吃魚都這么優雅好看……”
正當眾人為姜二爺和姜留的壯舉感慨激動時,姜二爺忽然哈哈大笑,“你們可曾聽說書林堂想刻印留兒的門神像售賣之事?我專程去了一趟,他們畫的留兒手里拿的那把刀,比留兒還高!”
當著晚輩們的面,姜松不好開口訓斥二弟,偷偷在桌底踹了他一腳。被岳父踢了的廖傳睿立刻目不斜視地筆直坐好。
姜大郎偷眼看了看花墻,深深替二叔感到擔憂。
姜留……
……
……
這要不是她親爹,她立刻出去一棍子把他挑進池塘里看水花!
一路聽著《姜六娘獨挑黃巖寨》回京的劉君堂誠懇道,“思堯賢弟遇賊人埋伏,能臨危不亂,處處志之,為……二叔和六妹妹留下重要線索,這才能令二叔和六妹妹快速尋到黃巖寨。捫心自問,易地以處之,君堂絕做不到賢弟這般。六妹妹小小年紀,卻能有此膽識和魄力,令君堂汗顏、折服。是姜家家風嚴良、教女有方,才能教出能十八歲能中舉人的思堯賢弟、與伯父一起編書校稿的姜二娘和姜三娘、孤身入匪穴救兄的姜六娘。君堂敬姜伯父、姜二叔一杯。”
說罷,劉君堂起身舉起酒杯相敬,廖傳睿連忙端杯相陪,暗道自己大意了,這話該由他來說的,花墻后的未婚妻會不會對他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