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姜二爺用完早膳就急匆匆出了門,帶人走訪西城七十歲以上持鳩首杖的老人家中是否備齊了年貨。
這是張文江派下來,要求五城兵馬司指揮使親自去辦的差事,西城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有三百多,今日明兩日姜二爺必須走訪不少于五十位,在臘月二十九那日向府尹大人報上巡訪詳情,才算完成了年前最后一項差事,否則就不能回家過年。
謫仙姜大人親自上門送溫暖,排場自然是小不了的——雖然他帶的衙差不足十人,但跟著看熱鬧的西城百姓卻有上百。
走訪的老人家們若有難處,姜二爺認真聽完后,便會吩附身后的衙差,“記下來查看是否屬實,若屬實,正月十五之前必須辦了。”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訴苦的老人得了姜二爺的保證,咧著缺牙的嘴笑的十分開心。
姜二爺連著走訪了十位缺牙老人后,覺得這樣實在有礙觀瞻,便吩咐身后的衙差,“明年專列一項開支,給咱們西城七十歲以上缺牙的老人家補牙,老人家們有好牙口,才能有好胃口。”
百姓們一陣歡呼,稱贊聲連綿不絕地堆向姜二爺。姜二爺展顏一笑,連他面前七十八歲的阿婆都忍不住露出少女般的羞澀笑容,氣得旁邊缺牙的老丈吹胡子又瞪眼。
“大伙讓一讓,讓一讓!”人群外有人大聲呼喊著,擠到姜二爺面前,“府尹大人傳令,請姜大人速去京兆府議事。”
很好,非常好!既然是府尹大人找他,這巡訪的差事自然就不用他親自做了。姜二爺與兩位老人家告辭,出門后吩咐道,“去把廖大人找來,讓他繼續巡訪。”
待姜二爺騎馬趕到京兆府時,見宮里的太監總管楊奉也坐在衙中,便是一愣。方才京兆府的衙差沒說楊奉在此啊,莫非他是突然來的?
楊奉見到姜二爺來了,站起身笑道,“萬歲傳姜大人入宮覲見,姜大人隨咱家走一趟吧。”
姜二爺見府尹大人臉色凝重,便先歡喜謝恩,又與楊奉商量道,“下官的謝恩折未帶在身上,可否請楊總管容下官兩盞茶的工夫,讓下官回西城衙門取一趟?”
楊奉笑道,“諸位大人因無法面圣,才呈上謝恩折,姜大人有什么話,待到了宣德殿當面稟告萬歲便好。”
“總管說得對,是下官著相了。”姜二爺感激一笑,抬手道,“您請。”
楊奉頷首,與張文江告辭,向外走去。趁著這點空暇,姜二爺連忙以眼神向張文江求助。
張文江還未張開口,楊奉便回身道,“姜大人,萬歲還在宮中等著呢。”
“是。”姜二爺立刻上前,跟隨楊奉出門上了馬車。雖然府尹大人一句話沒說,但他的表情姜二爺看明白了——這趟進宮不是好事兒。
慫慫的姜二爺跟楊奉套了幾句近乎,什么都沒問出來,便不吭聲了,滿腦子轉的都是等會兒見了萬歲,如何見機行事地給兒子討個體面的名頭回肅州。
馬車一路暢通無阻地跑到長樂門外,姜二爺率先跳下馬車,正要抬手請楊奉下車。卻忽聽有人喊道,“姜楓!”
何人敢在宮門外如此大聲喧嘩?姜二爺被嚇了一跳,轉頭見是御史臺中丞武云山,便拱手道,“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