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大年三十,蘇嬤嬤今日不進府,便要等到明年正月初七之后了。雅正領了姜慕燕的好意,“還是你想得周到,我怎就沒想到蘇嬤嬤呢?”
自己的建議被母親采納,姜慕燕很開心,站起身道,“女兒這就去回稟祖母,讓管事走一趟,后晌祭祖之前便把蘇嬤嬤接過來。”
雅正站起身,“我躺得乏了,正想出去走走,咱們一道過去。”
姜慕燕扶著雅正到了北院,見鄭夫人正陪著祖母說話,便安靜地站在旁邊聽著。鄭夫人是個爽快性子,見她們母女來了,想必是有話要說,便站起身要走。姜老夫人拉住她,笑道,“馬上就要吃晌午飯了,來回跑什么。”
鄭夫人便又坐了下來,待雅正母女稟事、姜老夫人應下后,鄭夫人便感慨道,“燕兒和留兒這倆孩子,真是一個比一個能干,我那傻閨女若是有她倆三成的本事,我就放心了。”
因為計劃有變,姜二爺也要出京,鄭夫人也帶著女兒鄭采薇跟著幫忙。但一忙起來她才發覺,在瀛州時挺給自己長臉的女兒,到了康安莫說與姜慕燕和姜留比,便是比姜慕錦都差一大截,這怎能不讓鄭夫人大受打擊。
此時,對鄭夫人打擊最大的姜留,正與五姐姐、鄭采薇和表姐廖春玲一起琢磨她們列出的,爹爹和哥哥出京需要帶的物品是否還有遺漏。
書秋走進來,在姜留身后低聲道,“猴兒哥來了,在習武場那院里等您。”
爹爹升官任欽差后,這兩日都沒著過家。這個時辰姜猴兒過來,必定是有要事,而且他還專門跑去了習武場,肯定是大事。
姜留加快腳步到了習武場,誰知她一進屋還沒開口,姜猴兒便跪在了地上,“六姑娘,如今能幫小的,也只能您了……”
姜留心急火燎道,“快說出了什么事。”
“姑娘放心,不是二爺出了事兒,是小的。”姜猴兒還未說正事,眼淚便落了下來,“姑娘幫小的在二爺面前求求情,讓小的跟著二爺去肅州吧。”
聽到不是爹爹出了事,姜留的心才放了下來,“起來說話。”
姜猴兒哪肯起來,連連磕頭道,“二爺要把小的留在康安,求姑娘幫小的在二爺面前求求情吧。”
姜猴兒是跟在爹爹身邊時間最長,腦瓜最好使的小廝,爹爹把他留在康安的用意,姜留也很明白。她們不放心爹爹,爹爹又何嘗能放心她們。況且,姜留自己還沒磨得爹爹和哥哥同意帶她出京,又怎么幫姜猴兒?
姜猴兒見六姑娘不吭聲,心里更沒底了,“姑娘,府里管事一大堆,真不差小的一個。可若小的不跟著二爺去,二爺身邊就剩下一個榆木疙瘩姜寶了。小的知道去肅州兇險,也知道自己的功夫不如姜寶的好,但小的這幾年真努力練了。旁的小的干不了,但二爺遇著兇險時,小的能幫他擋刀擋箭,姑娘,小的現在跑得可快了,不信您瞧。”
說罷,姜猴兒不等姜留說話,便擦了擦眼淚沖到院子里,圍著習武場拼命地跑,一圈,兩圈,三圈,任姜留喊讓他停下,他也不肯。
很快,習武場邊上便聚了不少人,大伙看著在場上一邊發瘋一邊哭的姜猴兒,都有些蒙圈兒。姜留吩咐身邊的鴉隱,“讓他們該干嘛去干嘛去。”
鴉隱打發眾人出院子后,跑了五圈的姜猴兒滿頭大汗地停在姜留面前,氣喘吁吁道,“姑娘,小的現在不光跑得快,小的還會射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