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巧兒像是看出了父親的心思,走過來,拉著他的衣袖撒嬌:“爹爹,一會去街上,爹爹給巧兒買小雞好不好?”
要知道,沒有一個疼愛孩子父親能面對女兒的撒嬌無動于衷。
父親摸了摸巧兒的腦袋,答應了下來。
看著女兒的笑臉,再沒了胡思亂想的心思,轉身對老板娘說:“我信得過老板娘,這錢就不用數了。”低頭簽好收據后交給了老板娘。
老板娘笑著接下,說道:“跟我做生意你就放心好了。對了,你們下回打算繡多少?我去給你們拿材料。”
父女兩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先拿三十條帕子。
林巧巧是希望多拿一些,這樣下回一次能拿好多錢,但是父親一來是不想巧巧太辛苦,希望她能慢慢繡,三十條帕子繡上幾個月也行,再有就是畢竟是剛和這位老板娘合作,還是多長一個心眼為好,萬一繡的多了,壓在手里賣不掉就不好了。
林巧巧想了想,還是聽從了父親。
老板娘沒說什么,爽快的應下了:“行,帕子算兩文一條,繡線就算我送給你們的,錢就先別給了,下次來的時候一并算吧。”
“那不行,這一碼歸一碼。”父親立馬掏出六十文錢給了老板娘。
老板娘見父親執意如此,只能笑著收下了錢:“行行行,大哥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從柜子里拿來帕子交給了林巧巧。
林巧巧摸了摸手帕的料子,果然比自己原來的那些好,摸起來更滑更細。
收拾好后兩人告別了蕓娘,走出了店鋪。
此時已經接近正午,太陽高高的掛在頭頂,事情總算辦好了。
兩人都有些餓了,兜里有錢了,父親帶著巧巧找個茶攤坐下,邊喝茶邊吃自己帶的干糧。
茶攤就在兩條道路的交叉口,人來人往,還時不時有馬車經過,十分熱鬧。
巧巧邊吃餅子邊聽隔壁桌的人說話,感覺十分新奇。
只聽那人跟同伴說道:“唉,你聽說了嗎?咱們縣里新來的那位知縣可是不得了,聽說才十八歲。”
“這人我倒是知道,聽說他為人剛正不阿,辦起案子來雷厲風行,倒是一個難得的好官,怎么,他竟然才十八歲?”
“可不是?真是不簡單吶。”
“要我看吶,八成是個有后臺的,看他做事就知道了,咱們縣里那個李員外,家里夠有錢了吧?”
聽到熟悉的名字,林巧巧心頭一跳,停下手里的動作,削尖耳朵仔細聽著。
“聽說他家有個親戚犯了事,李員外親自提著禮物去知縣府上登門拜訪,是給足了知縣面子,可這位知縣大人呢,楞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啊,連人帶禮物給趕了出來。你說說,如果不是有后臺,哪里敢這么做。”
“也是,誰還能跟錢過不去呢?”
聽到這里,林巧巧不由得笑了,呵,可真是活該。
心里對這位知縣大人頓時充滿了好奇和敬佩。
直到隔壁桌的人喝完茶走了,林巧巧才慢吞吞的繼續吃起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