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簡單的恭維,魏浩方不僅收獲了一批免費勞力,還順利給村子上了一道緊箍咒。日后但凡有人想利用魏浩方的名義謀好處,總要有所顧忌。
人只要有所顧忌,行事便不會太出格。
當然,魏浩方也適時施舍些好處。譬如來幫著修房的村民,不僅給了工錢,還比一般人家多給了五個銅板。
工錢豐厚,吃食上也沒吝嗇。雖不是頓頓大米、白面。但絕對管飽,不僅如此,每七天還能吃回葷的。即便現在落坡村的日子好過了不少,七天吃回肉,也是不敢想的!
所以到了后來,只要是落坡村的后生,都愿意過去幫忙。蘿卜加大棒,效果絕佳!
見狀,魏浩方也暗暗松了口氣。在村里住了兩三天,便借口課業繁重,回了鎮上。
只是沒想到,他這邊兒的勁兒是下去了。劉興文、劉老爺子父子倆還且在興頭兒上呢!
沒辦法,劉家富庶、往上數幾代人都擅經商。做買賣、算賬各個都是好手。平日一些基礎的書籍倒能看個囫圇,但正正經經鉆進去讀書卻沒有一個。
譬如劉興文,當年劉老爺也花了大力氣培養,奈何天生沒那個筋骨。
所以,別看劉運來只中了個小小童生,但對于劉家來說簡直就是跨世紀的大突破。
這不,劉家父子一高興便實實在在辦了三天的流水席,事后特地用自家酒樓為書院學子舉辦起了書會。
而魏浩方恰恰在這個當頭回來了,所以,劉老爺子能放過他這個平日便于劉運來關系好的他么!
魏浩方苦笑,但心里明白日后類似的應酬只多不少。何況,書院的同窗聚在一起大家還是挺有共同語言的。這么一想,也就不再抵觸了。
絲毫不知,好好的一鍋粥,已經混進一顆老鼠屎。
三人考試當天的言論對他們自家來說,是實事求是。但傳到好些一把年紀卻落榜的人的二中,自然變了味道。
心思正的只覺得羞愧,然后更加努力讀書。或者借機討教一些讀書的法門兒,但心胸狹隘的,便覺得三人一朝得志便猖狂。
其中一位姓付的書生更恨毒了三人,本身他能進書院讀書。便是暗中賣了表姐換來的銀子,之后多年不中。
便買通了收試卷的小吏,想在考試當天換上一個沒有背景,但迎面兒頗大之人的試卷兒。
通過觀察,魏浩方就這么進了他的眼簾。一切準備就緒,但誰也沒料到魏浩方早早交卷了!
考場規則,考卷及交及封。這個時候,再物色其他人已經沒了可能。自然,付業華落榜了。
偏偏,魏浩方的成績又那么好!這不,不僅恨上了魏浩方,連同一同交卷兒的小包子龍天澤和劉運來也恨上了。
俗話說貓有貓道鼠有鼠道,這人讀書不行,三教九流的朋友卻結交了不少。這不,醉酒之后同這些朋友又抱怨上了。“不過三個賣弄的小人,如果不是如此,童生的名頭該有我一份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