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恩大公爵出生于新歷1075年,也就是531年前。
當年還沒有黑石公國,這片土地的主人屬于杜洛克王國愛德華七世。
眾所周知,我們羅德島千百年來都是紛爭不斷從來沒有真正統一過。最混亂的時候甚至有十幾個割據勢力。
愛德華七世所在的時代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接近統一全島的時期。在幾代先輩的努力下,杜洛克王國掌握了島上大部分土地。只剩下南方萊恩聯合諸島與天鵝堡公爵領還在奮力抵抗。
在王國僅僅只最需要一位平凡的君王就可以一錘定音的時候愛德華七世上位了。
這位年輕的君主一上來就展現出了強硬的改革決心和野心勃勃的國家戰略。
對外他想要建造一支強大的艦隊敲開東出西大陸的大門,對內他要整合國力加強中央集權徹底廢除領主割據制度,建立他心目中不朽的杜洛克帝國。
作為一名君王他有這樣的理想本身并沒有錯但是后來的歷史證明他似乎并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政治才能和王者胸襟。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殘忍冷酷...這些都是后來人給他貼上的標簽。
事實上年輕的愛德華在上位之初的確犯了很多錯誤,但是聰明睿智的他還是慢慢調整了過來。
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就在復雜的權力斗爭中占據了主動。不但力排眾議推出了一系列新法令,還建立了一支忠誠于自己的軍事力量。
他的失敗在于王國還沒有完全統一的情況下急于改革,在改革還沒有徹底消化的時候又急于展示武力和成果。
如果對手并不強大也就罷了,其實當時島上的殘余勢力理論上已經無法構成威脅,但是偏偏就遇到了一位實力極為強勁的對手。
當時菲恩公爵還只是天鵝堡一名新晉的騎士隊長,并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這樣一位貴族騎士。
可是后來的戰事讓他逐漸脫穎而出。
王國的數次圍剿總有他帶領的隊伍戰至最后屹立不倒,堅強防御著天鵝堡最后一道防線。
氣急敗壞的君王在新歷1101年春夏交替之季發動了一場準備了半年之久的強大攻勢。三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戰士集結在了王旗之下,勢必要一戰摧毀天鵝堡這顆最后扎在羅德島上的釘子。
按當時的戰力來看,這是一場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戰役。天鵝堡公爵領面積還不如我們黑石堡,南方聯合諸島不過是一群游弋在周邊海域的海盜勢力。連年戰斗讓它們人口銳減,能夠整合出有一定訓練量尚能一戰的隊伍不會超過一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