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陳凡進入昆侖山半天之后,他就開始陸陸續續的,發現一些大塊的“山流水”。
而陳凡為了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是開始不斷的嘗試著,一邊叫自己的空間進化,一邊繼續的往深山行進。
大家也都知道,這陳凡空間的進化,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而且在空間進化的時候,這陳凡本身也是無法正常的使用空間的。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陳凡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達到既叫空間得以進化,又不耽誤自己對空間的使用。
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陳凡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好吧,看到這里,可能有人就會說了,這世間哪有那么多兩全其美的事情啊?這萬事自古以來,就必然是有利就有弊的。
好吧,其實陳凡既然敢這么想,那么他自然是有著一定的把握的。
陳凡擁有空間到現在,也是已經是有幾年的時候了,而在這幾年里,他也是一直都在研究自己空間的。
而通過他這幾年來的研究,陳凡還發現,其實自己空間的進化,并不是只有一種“單一”的進化方式的。
在以前的時候,陳凡進化自己的空間,都是一次性的,就將它進化所需要的玉石,一次性的全都給它的。
所以這空間的進化,就好像是一種“升級跳躍式”的進化方式。
這簡單的來說,就是空間直接從“1”升級到“2”。
而陳凡這一次,之所以會認為,自己可以使空間的進化,和自己對空間的使用,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就是因為他發現,他的空間,其實還是有著第二種“階梯式”的進化方式的。
而他和第一種進化方式的區別就在于,他不是直接從“1”跳到“2,”而是從“1”到“1.1”、“1.2”------“1.9”乃至是“2”。
這也就是說,其實在以前的時候,陳凡的空間,只要是吸收了玉石,那它就已經是在進化了的。
只不過是因為這玉石的“數量,”還達不到使它大面積進化的要求。
所以那些比較細微的進化,陳凡以前一直都沒有注意到而已。
而且不僅如此,陳凡還發現,其實隨著自己空間面積的不斷增大,它吸收玉石的速度,其實也是在逐漸的增加的。
而也正是基于他的這些發現,陳凡才會認為,自己是可以達到“雙贏”的。
陳凡的性格,是說做就作的,所以在有了決定之后,他就開始慢慢的,揣摩著自己空間進化的“平衡。”
他知道,只要自己掌握了這個“平衡,”那么他就可以一邊促進空間的進化,一邊進行自己的計劃了。
而且為了保險起見,他在一開始的時候,也是首先將一些小塊的玉料,收到自己的空間里,并且叫空間進行吸收進化的。
陳凡這么做的目的很明確,他這就是想要一點一點的,增加自己空間吸收玉石的大小。
他這樣的操作,在前期的時候,自然是會影響他空間進化的速度的,但是從長遠上來看,這是對他之后有利的。
就這樣,陳凡開始以厘米為單位,一邊一點一點的,增加著收入空間玉石的大小,一邊加快速度的進入昆侖山的速度。
而事實也證明,他的這種策略,其實也是非常的正確的。
因為隨著他的這種辦法的實施,就在他進入到昆侖山的兩天之后。
他的空間就已經可以,瞬間的吸收一米多大的玉石了。
好吧,這一米多大玉料,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就算是我不說,相信大家的心里,應該也是有數的。
而且陳凡相信,就算是在這昆侖山里,這超過一米多大的玉料,恐怕也是不多見的。
所以這也就是說,此時的陳凡,幾乎就已經是可以無休止的,往自己的空間里,收入玉石了的。
而且在此期間,就算是陳凡真的遇到了一些超過了一米多的玉料,那么他也是可以先將它們收到空間里存放,等到以后有時間的時候,再將它們給空間吸收的。
什么?你說陳凡空間里,那里來的那么多的地方,可以叫他堆放那么多的玉料?
好吧,陳凡在這幾天里,所做的事情,不就是為了進化自己的空間嗎?
所以在經過他這幾天的努力之后,此時陳凡空間的面積,也是已經有了長足的增長的。
這不得不說,這昆侖山,還真的是陳凡空間的一塊福地呢!
原本陳凡的空間,雖然經過了他三年的不斷努力,但是其中的面積,也只是兩千多平方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