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法求雨乃是大事兒,因干旱苦不堪言的榮城百姓,幾乎全都圍在了廣場中央處。
十幾家孩子的父母,眼見孩子這般不上道兒,一個個都急紅了眼,連哄帶騙,連打帶罵,滿頭大汗的花費了好一番力氣,才將十六字的咒語教會給孩子。
但其實,其中一大半兒的孩子都未學會,只是濫竽充數。
反正人多,大家跟著一起念,再加上旁邊大人的提醒,也就這樣糊弄對付過去。
抱膀看戲的許多魚,言如此沒有誠心,龍王能應驗才有鬼!
九方韶云吃著石天帚不知道從哪里摘來的桑葚果,把嘴巴染了一圈黑色,饒有興致的伸長脖子,看十幾個小孩兒圍著大甕邊敲邊唱誦咒語。
沒一會兒,沒有什么耐性的小孩兒就開始脫離繞圈兒的隊伍,不是嚷著腿疼走不動了,就是吵著要去撒尿,要去玩耍,反正就是不愿再繼續圍著大甕轉。
不停用手帕拭去頭上冷汗的火居道長凌虛子心中暗道,以后絕對再也不同垂髫小兒打交道兒!
石天帚看到氣急敗壞的榮光城主急火攻心,眼看都快氣暈過去,搖著折扇笑著行過去,在榮光城主耳邊嘀咕了幾句。
臉色明顯變好的榮光城主,朝九方韶云所在的方位望了一眼,然后朝石天帚點了點頭。
眼見孩童又開始耍賴的父母,只能硬著頭皮再次齊齊上陣,但連哄帶騙再加上恐嚇這一招已經不管用,只能拿出一些“江米條”柔聲哄孩童不要吵鬧,一邊牽起孩童的手,陪著自家孩子一起像只驢一般,圍著大甕繞圈兒。
幼童擊甕求雨簡直就是一出鬧劇,周圍圍觀的百姓臉上,明顯出現失望和不信任的表情。
這輩子從未如此有失顏面的火居道長凌虛子,為了挽回一些尊嚴和信任,親自操刀上陣,弄了一個簡單的祭壇,揮舞寶劍,焚香施法求雨。
還別說,火居道長凌虛子除了往自己身上攬功勞的手段十分厲害之外,他以劍引香火煙氣的技藝也堪稱一絕。
只見,祭壇上裊裊升起的香火煙氣,在他手中寶劍游龍走蛇般的牽引下,在空中游動成一條巨大的煙龍,驚得周圍觀看的百姓全都屏住了呼吸,許多魚也忍不住驚嘆出聲。
“這是什么把戲,實屬罕見。”
九方韶云小的時候,師叔姜子正說給她看一個好玩兒的,將她帶到仙醫閣的祠堂,以食指和中指掐了一個劍訣,引供桌上香爐內的裊裊香燭煙火游動到空中給她看。
閃爍火光的柱香,其上裊裊煙氣隨著姜子正的手指如龍蛇一般在空中游動,當時把九方韶云看得目瞪口呆,不住的拍手叫好。
逗得九方韶云歡心的師叔姜子正也笑得十分開懷,言這是他在個江湖術士那里學來的把戲,不足為奇。
九方韶云覺得非常有意思,嚷著要學,姜子正便傳授于她秘訣,關鍵是,要學會導引之術。
術士能夠驅使符咒,施展術法,關鍵就是靠運用丹田之氣。
以丹田之氣游走奇經八脈,產生內力,由指尖擊出,可傷人斷劍。
導引之術初始可習得一陽指,化內力為劍氣。
此術可強健經脈,有強身健體之功效。
但導引之術奧妙無窮,修行完全靠領悟,甚是不易。
有些人在劍術方面有著極高的造詣,但就是無法輕松掌握導引之術的奧秘,這便導致同樣修為的劍客,精通導引之術者,在功法施展方面要厲害很多。
九方韶云那時就是一個蘿卜頭,哪里懂得修行內門個中艱苦,一個勁兒纏住師叔姜子正要學法術。
姜子正對于九方韶云的要求一向有求必應,耐心的教導九方韶云運氣之法,九方韶云也難得十分認真的學習起來。
結果,那天也不知道是豆子吃多了,還是九方韶云運氣的方法有誤。
她學著學著,就突然放了一個響屁,還把祖宗牌位震倒了兩個。
這件事情兒,后來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九方云中給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