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意味著,沖野洋子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整理案發現場。
在這種情況之下,尸體左手抓著的頭發,還有那把十分不尋常的椅子應該就不會存在。
還有,如果沖野洋子真的是兇手,那為什么還要邀請陳安夏?是自信自己的作案手法不會被發現?
除此之外,就是沖野洋子的神色反應。
如果沖野洋子真的是殺人后再參加節目的錄制,那么以陳安夏的洞察力,或多或少應該都能從沖野洋子的神色反應中發現異常。
可是陳安夏沒有,在陳安夏看來,沖野洋子根本就不知道死者在自己家中死去的事實。
當然,沖野洋子的神色反應,只能作為輔助判斷,并不能直接證明沖野洋子毫無嫌疑。
陳安夏也不會夜郎自大,認為自己的洞察力能夠看透世界所有人的人心。
世界這么大,總會有一些人能夠完全的‘騙過’陳安夏的洞察力。
在心中暗暗否定了第一次的場景回溯,陳安夏緊接著開始了第二次的場景回溯。
在第二次的場景回溯中,陳安夏依然將沖野洋子設定成兇手,而將死者設定為最近監視沖野洋子之人
場景回溯開始。
死者自認為沖野洋子的家中無人,所以偷偷潛入,開始翻找起什么,以至于客廳變得凌亂起來。
可是死者卻沒有想到,沖野洋子竟然會在家中,還發現了自己。
之后,過于恐懼的沖野洋子偷偷拿起了菜刀,偷偷接近死者,并且一刀刺中死者。
在被刺中之后,死者驚覺,拼死轉身抓下了沖野洋子的頭發,接著倒地而亡。
在以上帝視角看完這一次的場景回溯之后,陳安夏就暗自搖頭,直接否定了這一次的場景回溯。
因為這一次場景回溯的不合理性更加明顯。
第一就是,如果死者真的是偷偷潛入沖野洋子的家中,想要尋找什么,那肯定不會把沖野洋子的家弄得那么亂。
要不然等沖野洋子回家之后,立刻就會明白發生了什么,也肯定會報警。
這種結果肯定不是一直只是偷偷監視沖野洋子的死者希望看到的。
第二依然是沖野洋子的作案時間和現場的不合理性。
在這一場景回溯之中,不論是那把擺得方正的椅子,還是死者周遭的水漬,還有水漬中的那個奇怪凹陷之處,以及溫度開得異常高的暖氣都無法得到解釋。
第三就是死者左手抓著的頭發。
根據陳安夏的觀察,死者的身上沒有其他傷害,服裝也沒有明顯的凌亂。
這就意味著,死者在死前并沒有過爭斗或者是掙扎的痕跡。
也就是說,死者大概率是被一刀斃命。
也只有這樣死者在倒地之后才不會掙扎。
而如果死者真的是被一刀斃命,那么死者又是如何抓下沖野洋子的頭發?并且還能夠呈現完全俯躺的姿勢?
......
思維運轉的速度很快,所以場景回溯所需的時間也很短。
在等待警察到來的短短半個小時的時間里面,陳安夏已經在腦海中進行了上百次的場景回溯。
而在這上百次的場景回溯之中,終于讓陳安夏抓住了那能夠串聯所有不合理之處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