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噸把筆丟在桌上,將打分牌翻轉過來,展示給眾人:
炸魚薯條:10分(劃掉),6分
炸雞:10分
塔可:9分
左宗棠雞:8分
荷爾·豪斯不禁吹了個口哨:“看來某人投機取巧的做法沒有起到作用啊,反而成了最低分!”
“所以你就不要說我作弊了,我真的只是想多做點左宗棠雞而已。”郝賢依然保持微笑,似乎完全沒有因為分數落后而緊張。
“十八噸,說說為什么這么打分,尤其是炸魚薯條怎么一下子從10分改到6分了?”唐·法比奧好奇問道。
“他剛剛連著說了兩次我們是胖子,我們不胖,我們是猛男!”十八噸小粗手指著炸魚強憤憤道。
“沒錯,我們只是天生骨架比較大罷了!”二噸和另外幾名噸噸也跟著尖聲抗議。
“真是煩人。”炸魚強顯然絲毫沒有反省意思。
“稱呼這些善良的裁判們胖子確實是你的不好,太不紳士了。”荷爾·豪斯剛嘲笑完郝賢,又開始輸出炸魚強,他本來也天生長了張嘲諷臉。
“其他幾個分數呢?”唐·法比奧并不在乎裁判因為被說胖而在打分上公報私仇,繼續問道。
“炸雞非常好吃,滿分!塔可的話雖然也很好吃,但我不喜歡吃蝦,蝦總會讓我想到阿甘正傳里被炸死的黑人,所以扣一分。至于左宗棠雞,一開始確實很好吃,也可以打9分或者10分,但是我一口氣吃太多了,感覺再也不想吃了,還是8分好了。”
十八噸的回答讓在場的選手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事實——猛男天團果然不是專業的美食裁判,而是一個娛樂團體,這說出來的打分理由充滿了任性。
荷爾·豪斯又想吐槽一波郝賢的樣子,但郝賢這次沒有給他開口說話的機會,主動說明道:
“十八噸說的這個現象其實很好理解。再好吃的東西,如果一口氣吃太多到最后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這在心理學上被叫做饑餓效應(Alliesthesia),在大量攝取某種食物后,就會覺得含有相同營養成分的食物沒有那么好吃。
“吃太多油炸食物之后覺得太油不能繼續吃,或者吃許多零食結果正餐吃不下,就都屬于饑餓效應的一種。
“我左宗棠雞做得太多,以至于觸發了十八噸的饑餓效應,因此他覺得不好吃給我給我打的分數比別人低,這是很合理的。”
郝賢的語氣完全事不關己,仿佛在評論的并不是自己分數落后這件事一樣。
“喂喂喂,你這么淡定地分析我反而沒有嘲笑你的樂趣了。你怎么回事,難道還藏了什么手段嗎?”荷爾·豪斯古怪地打量著郝賢。
郝賢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下一個,十七噸,亮出你的分數吧!”
在唐·法比奧的主持下,第二屆街頭美食霸王爭霸賽預賽第二輪的打分正有條不紊的揭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