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有名的歷史典故了。
易牙是春秋時齊國大臣,極擅調味。
由于他的廚藝精湛,成為了齊桓公的寵臣。
有一次,齊桓公可能是吃飽了沒事干,腦子里進了屎,對易牙說:“寡人嘗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
誰也不知道齊桓公這是隨口一說的戲言,還是在明示易牙整活,反正易牙覺得是后者。
于是,為了博得齊桓公歡心,易牙把自己四歲的兒子當做食材,為齊桓公獻上一鼎無比鮮美的肉湯。
齊桓公吃完之后大喜,問:“這是什么肉?”
易牙哭訴道:“是我兒子!主公身份尊貴,自然不能讓您去食用死囚和平民的肉,為了祈求主公身體安泰,我特意烹子以獻主公!”
齊桓公:???
說實話,齊桓公一開始是有點不舒服的,管仲也提醒齊桓公:“這貨為了舔你,連自己兒子都宰了,心狠手辣之徒,不可信任!”
然而易牙終究是舔得好,最后齊桓公竟是得出了一個很奇妙的邏輯:
“易牙為了寡人連兒子都殺了給寡人吃,說明易牙愛寡人更勝于愛親骨肉。”
從此,齊桓公更加寵幸易牙了,甚至在管仲去世后,讓易牙接替了管仲的國相之位。
易牙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舔狗舔到最后應有盡有。
可惜被他舔的齊桓公終究是錯付了,易牙殺了兒子給他吃并不是因為更愛他,而是因為易牙誰都不愛,只愛權力和地位。
后來齊桓公重病,易牙和其他奸臣趁機作亂,將齊桓公活生生餓死在了宮中。
作為華國歷史上少數有明確的記載吃過人肉的君主,齊桓公最后的結局是餓死,也算是一種因果報應了。
郝賢跟著易牙學做菜時,一直都戰戰兢兢的,生怕對方突然來句“今天教你做燉兒子”,好在易牙只是正常地教了他十年廚,郝賢離開時總算松了口氣。
最后等著他的,是十大名廚中的第一名,商朝重臣伊尹。
伊尹輔佐成湯打敗夏朝,是商朝開國元勛,位極人臣,又精通廚藝和醫術,可以說是十大名廚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伊尹原本在一個名為莘國的小國,為了接近國君,自愿做奴隸,后來被國君任命為管理膳食的官員。這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他滅夏國立新朝統一中原的志向。
后來伊尹嫌棄莘國國力太弱,不可能滅夏,便投奔了湯。
他為湯烹調了美味的湯鼎,一邊投喂一邊為湯分析天下大勢,諫言湯應當承擔起滅夏眾人,最后湯覺得伊尹做菜好吃說話又好聽,便重任于他,最后成功滅夏建商。
可以說,伊尹這一尊大鼎里煮的湯,影響了整個華國古代歷史的發展進程!
不過,這次郝賢沒有直接來到伊尹的面前,而是來到了一處空無一人的山中,手中拿著斧子,身后背著簍子,儼然是一名柴夫的打扮。
郝賢有些莫名其妙,在山林中探索起來,沒多久,就看到兩位老人正坐在林間一個巨大的木樁兩側,于樁上刻了棋盤正在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