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精怔怔地看著郝賢宛如雕琢藝術品一般全身心投入地刮鯪魚肉,這是用法術加速做美食時絕不會有的視覺享受。
郝老板直刀順刮完半條魚的魚青,突然想到了什么,通過送菜窗口對外喊了一聲:
“你要是無聊的話,可以進來看著我做。”
“好噠!”
十秒鐘后,甄恬已經站在了廚房大門內側,眼睛亮晶晶地打量著整個后廚,似乎在和她爺爺的廚房做比較。
等將視線投向戴著口罩的郝老板刀下,正在被刮的另外半條魚肉,她不由激動起來,但又生怕打擾到主廚,壓低了聲音問道:
“郝老板你是要做魚皮角還是樂從魚腐?”
“今天做魚皮角,魚腐下次有機會再做給你吃。”
郝老板回答道。
樂從魚腐也是順德名菜,和鳳城魚皮角一樣需要使用鯪魚魚青制作,可以算是一對姐妹菜。
甄恬高興得連連點頭,她今天可真是來對了!
“做魚皮角最適合的部位是魚青,也就是魚脊肉,這個你知道吧?”
既然有了觀眾,郝老板也就一邊烹飪一邊開啟了解說模式。
“我當然知道,魚脊肉色熒白,肉質細膩,富含膠質,粘附力強,是最適合做皮的魚肉!爺爺和我抱怨過好幾次,說現在很多廚師都沒有耐心了,刮魚肉刮的很粗糙,把魚青下面肉也都會一起刮下來用。”
甄恬滔滔不絕道。
她可不是一個只會吃的吃貨,爺爺做菜時她經常在旁邊含著口水圍觀的!
“一斤鯪魚肉只有八錢魚青,單獨刮出魚青來用,既考驗廚師的功底,也會增加飯店的負擔。最正宗的魚皮角做法是在刮到看見淡褐紅色的魚肉時就停下,但餐廳這樣做買賣無疑巨虧,反正大多數顧客也吃不出魚青和其他魚肉的區別,索性就取全部魚肉了。”
郝老板說這話的時候,已經將整條魚所有的魚青刮了下來,放進一個小碗里。
“不過我們也不浪費,所有食材都可以得到活用。”
他動作迅速地將剩下的魚肉以及之前切下來的魚頭、魚骨一起倒進鍋,煎香后加水以文火熬之。
“魚湯底先慢慢熬著,我們開始做皮。”
郝賢仔細地檢查起小碗中的魚青,將小魚刺挑走后,掄起兩把菜刀一通猛剁。
直到覺得剁爽了,才把魚肉裝回碗,加入少量鹽、白糖和生粉,先是用手攪打起膠,攪至足夠粘稠后再換成摔打,反復用力摔上許久,魚肉終于變得勁道起來。
“接下來要加生粉,現在大部分的店都會把生粉換成澄粉,因為那樣的話可以少用一些魚肉,魚皮也更不容易破。但我今天給你做的,當然是采取最難但也最好吃的做法。”
“嗯嗯嗯!”
郝老板說的生粉其實就是馬鈴薯粉或玉米粉,常在勾芡時使用。而澄粉則是小麥淀粉。
兩者都是料理中常用的材料,本身無優劣之分,但對于不同的料理而言,適合程度自然不同。
郝賢慢慢地往起膠好的魚肉里搓入生粉,沒有加入半點水、油或者蛋清,純粹依靠魚肉中的水分混勻生粉,形成面團。
他走到側旁的木桌前,撒上生粉,將魚面團放在生粉上繼續搓。
面團表面不再粗糙,變得光滑起來,郝賢也改變揉搓的手法,將之搓成了一條長長的圓柱形面團,粗細約與港式早茶中的腸粉差不多。
隨著魚面團成型,甄恬的眼睛徹底亮了起來,嘴巴也越來越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