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給你介紹個人!”老田拍拍楊鴻儒的肩膀道:“這是來自總部的小楊干事,是我親自挖回來的一連指導員。人家可是燕京大學的學生!”
“你費這勁干啥?好好的書呆子、酸秀才不呆在總部往咱們新一團劃拉干啥?你看看這小子細皮嫩肉的模樣,哪像個打仗的樣子?”李云龍不愧自己的炮仗性格,看不上一個人的時候真不慣著他!
人之初,性本賤...如果楊鴻儒這時候拂袖而去才正中了李云龍的下懷。他想要在獨立團立足,必須要展露出來足夠的本事猛抽李云龍的大餅臉。李云龍絕對不介意被人才打臉,人才越多他越高興。
“李團長這話說得就不對了,誰說考上大學的青年就是書呆子、酸秀才了?我生于燕趙之地,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我也是從小習武長起來的。如果團長不信,您可以找個人和我練一練。”楊鴻儒氣勢滿滿地說道。
這個時候可不能露怯,在新一團有本事必須要展露出來。韜光養晦什么的是要不得的。
“我老李不是跟你吹牛,老子八歲練武,南拳北腿略知一二!十四歲的時候,那谷場上的石頭我咕嚕一聲就立起來了!今天也不用找別人,只要你把我放倒了,獨立團大門向你敞開--別說當一連教導員,讓你當一連長都行!”李云龍牛皮哄哄地說道。
別看李云龍在電視劇里邊被和尚和張大彪先后撂倒,但是這倆人都十分了得。更何況此時的李云龍已經三十了,他十七歲參加黃麻起義,所以他是1910年生人。到1940年的時候,他正好三十歲。別看他長得老,總頂著一臉褶子跟四、五十歲似的,實際上他歲數并不大!
不過農村青年老得特別快,要知道那時候華夏人口的平均壽命是35歲...而且他當了干部之后磨礪拳腳的機會就少很多。他上戰場的時候拿的是駁殼槍,根本不需要和鬼砸拼刺刀。他也想帶突擊隊往上沖,但是每一次都被政委攔下了。
團長帶頭沖山頭不是開玩笑嘛!
所以李云龍這一套套的牛批雖然有一定夸張成分,但是他身手確實挺利索的。反正在新一團你打不過團長是不配稱為強者的,打團長算是新一團認定實力的一種方式。
楊鴻儒已經兌換了格斗精通,所以他在和李云龍單挑的時候毫無心理壓力。他的量子身體的健康程度是非常高的,足夠支撐他使出各種犀利的格斗招式。格斗精通不僅僅給他帶來了豐富的格斗技巧,同時也會把他的身體改造到格斗高手應有的水平。
從年齡上看,楊鴻儒才二十三--正是青春的大好年華。李云龍已經年過三十,身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所以從哪方面來比較,楊鴻儒VS李云龍的結果都顯而易見。
老田政委也沒想到自己挖回來個小干事竟然是個允文允武的全才!這可是挖到寶了!一定要把小楊留在新一團!誰來都要不走!
李云龍領著老田政委和楊鴻儒走進了團部大院。院子面積不小,足夠倆人施展拳腳。倆人隔開三米擺好對攻的架勢,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