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老爺子老壞老壞的,鄔旭誠不想說的事,他倒是偏偏要提一下,也虧得他還記得這么清楚。
“紀爺爺,這都多少年的事了,您還記得這么清楚,別總記著了。這件事就忘記了吧。我都忘記了。”
鄔旭誠忙揮揮手表示自己不想再擔這件事了。但紀老爺子哈哈大笑的說道:
“這事,我當然得記住,這事可是打了你爺爺的臉呀。因為你最后還是沒背到一百首詩,可把你爺爺氣著了。”
說著紀老爺子又得意的說道:
“后來呢,我們家敏兒四歲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背出來了一百首詩,哼,鄔老頭兒當時就氣得臉都綠了。”
說起自己孫女小時候給自已長臉的事,紀老爺子是很得意的。笑過了再說道:
“對了,我是明白了,你爺爺為什么把景家小丫頭接回家,是不是向你倆小子催婚來著?”
“紀爺爺明鑒呀,可不是么,不過,最著急的不是我,是我大哥,大哥都沒成家,我可不能越位了不是?”
鄔旭誠嘿嘿一笑的回道。
紀老爺子哼了一聲道:
“你們這些小子,就是不懂我們做老人的心,我可告訴你。我們這些人,都是泥巴淹到了脖子的人了,想要的,不是你們大富大貴,只是希望你們真的有個人陪著,有個人關心著你的冷暖就好。我們就是去了那邊,也對先去的人有個交待呀。”
老人說著說著,話語間就有了些深意,透過門看著在廚房里忙碌著的那母女倆,那就是這位老人最大的心病。這輩子,對不起這個兒媳婦!
也對不起自己的這個孫女,兒子的早逝,確實讓紀老爺子傷懷,但多少自己還算是一個看得開的人,也想過讓兒媳婦再嫁,但兒媳婦卻一直帶著孫女,除了工作,就是家,以前倒是還感懷這兒媳婦有情有義。
但自己現在老了,看著兒媳婦也有白發了,自己死了還有兒媳婦處理后事。自己是相信,她一定會處理得很周道。但兒媳婦老了的話,只有孫女一個人了。那時,孫女的日子該有多孤單呀。
這孩子又總是在家陪著自己,照顧著自己,也很少出去交個朋友。今天好不容易來了個年輕的孩子,紀老爺子就想說說自己的一些擔心呀。
鄔旭誠是個聰明的人,一聽到老爺子的這些話,忙沉聲安慰道:
“紀爺爺,你可是真的懂我爺爺的心思,不過呀,我們也不是不成親,有時,只是沒看眼對的那一個,如果有看對眼了的,一定是一輩子互相照顧著下去的。”
紀老爺子聽了眼睛一亮,這小子能說出這個話來,看來也是對敏兒有些意思了。他一定是聽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紀老爺子還是嘆口氣道:
“隔代愁呀。你們不懂我們的心思,我們也不了解你們這些年青人。想當年,我們年青的時候,家也有了,工作還是認真的做下去。現在的年青人,總是說什么沒到時候,沒到時候,這個時候不是等著到的,得自己去把握時候呀。等,只能讓時間一下子就溜走了。”
鄔旭誠點點頭道:
“是,我們倒是還不存在這種,但真正的普通人家的年青人,現在都是為了成個家在努力著,他們要自己掙錢買房這些,要生孩子得也有了錢才能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