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志勝心里,他既希望《開心辭典》能火,又巴不得看到《開心辭典》收視率慘淡。
人,就是這么矛盾。
最后,魯志勝麻木了,火不火他都接受。
火了自己跟著喝湯,多拿點獎金。
收視率不行,跟自己也沒多大關系,自己又不是總策劃,無責任一身輕。
陳世美今天也來電視臺了。
昨晚《開心辭典》首播,他不僅知道,還看了。
還別說,真好看。
他設身處地想了一下,覺得自己要是替換掉男主持人劉向東,也不是不行,效果可能更好。
但晚了。
當初,《開心辭典》籌備時,陳世美就得到這個小道消息,并且知道是楊帆主導。
不過他沒臉去找楊帆毛遂自薦,更沒臉去找老趙。
如果是在關系破裂前,去找老趙,大概率是能上去。
山城電視臺的動靜,對陳世美這樣的人來說,就是一畝三分地,一切風吹草動都很清楚。
楊帆和老趙的關系很好,很多人都知道。
求不到楊帆,去求老趙準沒錯。
可一切都過去了。
再說了,陳世美也不敢肯定《開心辭典》會跟《幸運52》一樣是一匹黑馬。
所以他始終沒舍得拉下臉去找楊帆或老趙。
王小雅今天沒節目錄,她現在就主持一個《開心辭典》,新人階段,毫無人氣可言,沒商演,很閑。
但她還是來電視臺了。
大伯說,人可以閑,但不能慌。
總結起來就是人不能閑得慌,沒事做也應該來電視臺,跟同事聊聊天,談談夢想也是好的。
人脈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點滴中積累起來的,不一定非得在飯局酒桌上。
聽說大學那個最漂亮的舍友,回家鄉臺后,一肩挑起兩個節目,還做得風生水起,王小雅想想就有點羨慕。
自己挑的這檔節目,不知道反響怎么樣。
網上的評論王小雅倒是看了,很不錯。
但這不是王小雅最想要的反響。
她想要的是收視率。
網上的東西,她很早就不相信了。
收視率才是檢驗反響的唯一標準。
只要《開心辭典》收視率不比《幸運52》差太多,幾個月后,王小雅就能憑借這個資歷再往前走一步,前往衛視頻道兼挑一檔收視率頗為可觀的節目主持人工作。
衛視,面向全國,那才是所有電視臺主持人向往的舞臺。
來電視臺,沒地方去,王小雅干脆去都市頻道王主任的辦公室,在里面坐等收視率出來。
收視率出來,王主任是除了采集員外第一批拿到數據的人。
大伯那里,因為不是很關心這種事,反倒沒那么快拿到收視率數據。
除非大伯這些領導特意交代過,收視率數據一出來才會第一時間送到他們面前。
“小雅,你在燕京電視臺實習過,那里比我們這高大上,有什么先進的經驗,可以多跟我跟大家交流交流。”王主任知道王小雅的后臺,對她跟對待朋友一樣,沒有上下屬之分。
“燕京電視臺商業化比較成功,大量資本入駐,我們山城電視臺整體收視率在全國是第三梯隊,比不上的,很多經驗借鑒不了。”王小雅愛莫能助,只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王主任很認同王小雅的話。
成功的電視臺,需要大量優質節目支撐。
“收視率來了!”正和王小雅聊著,王主任精神一震。
電腦里,昨天的節目收視率報表發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