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就像速干纖維領域繞不開北美杜邦集團一樣,在自發熱纖維這個領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繞開日本集團,他們早已經在這個領域里形成了事實壟斷。
“老話說的好,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即便X纖維的可塑性很強,潛力很大,我們也不能盲目去追求大而全。”高原頗有感慨說道,“讓X2型纖維同時具備遠紅外發熱,近紅外發熱,相變調溫,再加上吸濕發熱,這樣好不好?”
“當然太好了,可就怕貪多嚼不爛喲。”
高原這番話,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
前陣子系統開啟任務3的同時,也為他進行了知識補充。
于是高原仗著系統提供的知識,開始謀劃一種超級全能保暖纖維,結果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卻始終無法成功。
現在高原終于明白了,即便自己腦袋里有個系統,也不能為所欲為,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去吃。
今天這個會,就是確定最終技術路線的會議,從今往后集中精力,向最關鍵的一個點發起進攻,不能再去追求大而全了。
唰唰唰~
高原在黑板上寫下英文CLO,它是克羅值的意思。
克羅值是一個國際通用標準,簡單來說呢,克羅值越高,保暖性能就越好。
例如,棉花的克羅值是0.4,美利奴羊毛是0.84,蓬松度為500的羽絨,克羅值能達到1.7,而蓬松度850的頂級羽絨制品,能夠達到驚人的2.53克羅值!
高原的筆尖依舊不停,很快,一張黑板上便寫滿了材料特性,以及化纖制造工藝的推演路線。
“很簡單,我們的目標是一種纖維,兩種形態。”高原沉聲道:“在化學配比方面,我們要讓X2型纖維擁有吸濕發熱的特性,而在工藝方面,我們要改進超級蜂巢結構,使原本筆直的纖維絲,變為蓬松的纖維絨。”
“到最終,我們將用X2型纖維絲,去對抗東麗,旭化成,三菱化學,東洋紡等等組成日本化纖集團。”
“用X2型纖維絨,去改變整個服裝業的生態!替代昂貴的鴨絨和鵝絨!”
高原的話音剛落,眾人便紛紛鼓掌起來。
很多時候,搞科研的人最怕不是辛苦,而是怕大方向搞不清楚,怕外行領導內行,到最后白白浪費功夫,瞎忙活一場。
之前高原的確走了點彎路,有系統了,自信心膨脹了,盲目追求高端,追求大而全。
不過好在他知錯就改,發現情況不對后,又及時回到了正確的方向。
發熱纖維研發路線再多,高原只要吸濕發熱這一條就足夠。
至于X2纖維絨,它只是一項工藝改進。
眾所周知,X1型纖維最大的亮點,就是超級蜂巢結構。
只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過度膨化,讓超級蜂巢結構像爆米花一樣爆開,就會得到分裂的纖維絨體。
纖維絨體自然不能拿來做面料,那玩意兒風一吹就散了,但是卻可以塞入面料中作為夾層,或者重新精紡,制成絨線,絨線則可以用來編織絨衣或者毛衣。
總而言之,材料學是一切工業的基石。
一旦基礎材料的問題解決了,能做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