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一場臺風突襲,安南靠人力好不容易堆積起來的石頭,全部被臺風吹走,也就沒有什么然后了。
這個例子很好的說明,不要沒事總想著和華夏對標,基建狂魔能做的事情,你們未必。
數年后,華夏在南海接連建成數座大島,連機場,碼頭,學校都出現了,最離譜的是,華夏還造出了淡水!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一下淡水透鏡體效應。
原本珊瑚島礁的底部,是年代久遠的溶蝕灰巖,上面的溶洞和孔隙發育非常好,滲透性強,海水容易通過,無法形成淡水透鏡體。
但是隨著人工島礁的建設,挖泥船將周圍的碎珊瑚和淺地表巖層砂石集中,形成了一個低滲透性地層,覆蓋在老灰巖地層之上,從此海水變的不易滲入,而地表積累的雨水卻變的容易留存,最終形成淡水透鏡體。
這是華夏創造的奇跡,放眼全球,舉世無雙,甚至把基建狂魔自己也嚇了一跳。
原來,在珊瑚礁區域造島,只要造的足夠大,就可以積聚雨水,在島的下方形成淡水層!
另外,有了昆侖集團的儲能電池后,還可以低成本大規模淡化海水來用。
辦法太多了,想到如此種種,阮先生發出一聲痛苦的嘆息,難過的低下頭,意識到以自己的體量,別說競爭,就根本不配成為華夏的對手。
在這個世界上,華夏唯一的對手,就是以北美為首的,昂撒白人集團!
而且自1860年鴉片戰爭以來,這場曠日持久的兩大文明巔峰對決,就從未停止過!
……
無名新島之上,高原表情嚴肅,認真眺望這片蔚藍的海域。
而后他回頭,面對鏡頭說道:“六百年前,鄭和的艦隊曾經在這片海域弛聘,如入無人之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到之處,萬邦來朝,真的好不熱鬧。”
“那本是一次機會,打開通往世界的海洋通道,建立華夏的海洋霸權!然而,腐朽的大明王朝將這扇門重重關閉,開啟了長達六百年的閉關鎖國史,故步自封的皇朝,親手將華夏民族推進了屈辱的旋渦,從此萬劫不復。”
“幸好蒼天有眼,華夏民族幾度走到崩潰的邊緣,又靠著堅韌不屈的意志力,從懸崖邊生生爬了回來。”
“2020年11月15日,RCEP簽訂,是一個值得所有華夏人銘記的日子,它的意義,不在于亞洲十五國的自貿區,不在于稅收的減免,而在于距離大明閉關鎖國近六百年后,華夏民族第一次,重新戰略前出。”
“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其實并沒有為什么,地球上最后一個使用石器的民族,塔斯馬尼亞人,不會問為什么,因為他們已經在1869年,被澳洲白人實施了殘忍的種族滅絕。”
“帝國的疆域,只在炮火能夠覆蓋的范圍,在人均戰艦數量沒有超過北美之前,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
“然而,畢竟我們的歷史欠賬太多了,現在的造艦進度還遠遠不夠,這該如何是好呢?”
講到這,高原指了指自己腳下,剛剛被建造起來的無名島嶼,微微一笑說道:“永不沉沒的航母,這就是我的答案!”
“好了,時間已經差不多了。”
“我是高原,在華夏南海為您現場直播。”
“今天的節目到此結束,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