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六月份進入夏季以來,面對北美方面咄咄逼人的攻勢,高原顯得異常低調。
六月十五日,昆侖集團例行直播節目,高原介紹了引青藏之水入疆這個龐大的工程。
而到七月一日,高原做了飛行汽車特輯,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準備和探索,飛行汽車終于在人口稠密的東部地區落地了,但是僅限于公共交通領域,例如城市間長短途線路,飛行出租車等等。
如此一來,飛行交通體系就算正式覆蓋全國了,從南方到北方,一個個空中交通樞紐如雨后春筍般被建立。
由于用廉價的電力作為能源,昆侖集團強大的材料學基礎,又極大提高了飛行汽車的耐用度,整車安全壽命長達五十年,所以飛行汽車雖然看著高大上,實際開銷卻比高鐵還要低,一經推出,便大受人民群眾歡迎。
以滬杭為例,全程僅需十五分鐘,幾乎每分鐘都有班車從兩地同時出發,下午的人流密集時段,更是能達到每小時兩百多趟。
一張密集的全國飛行交通網絡正在快速建立,人們現在出行更方便了,節約大量在路上的時間,高原對此非常高興,因為他的夢想不僅僅在星辰大海,他還想用科技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華夏百姓們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變化,自然喜聞樂見,但在西方,媒體和吃瓜群眾卻發現,昆侖集團已經整整兩個月,沒有推出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術,并為此大加嘲諷。
“不會是運氣全部用完了吧?昆侖集團最近很低調啊。”
“我們在向太空時代飛快前進,他們卻還在建房子,挖水渠,打造什么見鬼的飛行公交網絡。”
“這就是差距啊,華夏人向來小家子氣,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知道向未來發展。”
“拜拜了華夏,等我們抵達火星的時候,會想你們喲。”
“華夏人還算勤勞,如果肯歸順我們,倒是也可以考慮給他們幾張開往星際時代的船票。”
龐大的太空探索計劃,給予昂撒人更多信心,或者說恢復了往日傲慢的嘴臉,盡情挖苦和嘲諷。
然而他們卻哪里知道,在高原低調的背后,一股暗流正在變得越發洶涌。
五月十二日,等離子體運行穩定模型正式建立,高原利用系統賦予的知識,補全了過往所有理論缺陷,為可控聚變最終實施,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五月二十三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套聚變偏濾器完工,這套偏濾器能夠將氚氘反應生成的雜質排出第一壁壘,并且還能兼容未來使用氘和氦三作為聚變材料。
只不過開采氦三需要建立月球基地,從目前的進度來看,西方在太空項目上居于遙遙領先地位,恐怕不久的將來,高原就要和馬斯克對月球采礦權,展開激烈爭奪了。
畢竟馬斯克高調提出安第斯月球基地計劃,不可能是為了全人類幸福搞公益活動,如果高原的猜測沒錯,他肯定是沖著月球上巨量氦三去的。
眾所周知,氚的半衰期只有十二年,無法自然存在,必須通過中子和鋰反應,進行人工制備,這一過程在聚變工程中被稱為氚再生。
說句不客氣的,氚再生技術就像脫了褲子放屁,所耗費的功實在太大了,根本就是為了聚變而聚變,效率低的可怕。
氘和氚反應是沒有未來的。
月球上有數量驚人的氦三,與此同時,地球海水中含有四十五萬億噸氘,氦三和氘反應,才是人類獲得永久性能源的關鍵。
如果連氘和氦三都用完,早就是不知多少萬年后的事情了,到那時候,人類起碼已經掌握了戴森球技術,飛出太陽系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