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有一個方案,你們看一下。”高原說罷,便將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發送到每個人的終端智能設備上。
簡單來說,核聚變推進的原理大致如下:
首先,將等離子體注入火箭反應室。
其次,在反應室中利用線圈產生的磁場,對聚變等離子體進行壓縮。
最后,將聚變產生的等離子體,從噴管中噴出,完成能量釋放,推動火箭升空。
原理如此,實際執行卻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僅僅這份簡略計劃書,高原就寫了整整五十三頁。
核動力火箭!?
常規動力火箭還沒有吃透呢,直接上核動力?這也太胡來了吧!?
眾人震驚,所有人都被高原的異想天開驚呆了。
誰都知道高原為人激進,可萬萬沒想到,他居然這么激進,要跳過常規火箭,直接上核動力火箭!?
其實,科學界并非沒有考慮過利用核能擺脫地心引力。
例如著名的核脈沖火箭,這種火箭推進原理十分粗暴,直接在火箭后方扔核彈,依靠核彈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產生推力。
但問題在于,大氣層中引爆核彈,會產生大量沖擊波和核輻射,就像原子彈爆炸一樣,污染總是難免的。
其次在真空中引爆核彈,又只能產生光子,不能產生沖擊波。
后來科學家對核脈沖方案進行改進,在火箭內部同時搭載核彈和推進劑,核彈引爆后,推進劑絕熱蒸發,形成等離子體,撞到火箭后面的推進板,這樣就可以產生足夠推力了。
再例如核鹽水火箭,它采用含有鈾235或者钚的鹽水作為燃料,這些鹽水存儲在特殊設計的容器內,通過幾何構造,或者中子吸收的方法,來保證其達不到核反應所需的臨界質量。
加熱這些放射性鹽水,就會產生核裂變,再通過噴嘴排出,產生推力。
本質上,核鹽水火箭是利用連續微型核爆產生的能量,具有高推力和高比沖的特點,鹽水中溶解的濃縮鈾含量越高,推力和比沖越大。
總而言之,前輩們的核動力火箭設計,一個比一個刺激,一個比一個瘋狂。
但要說靠譜,就沒有一個靠譜的,不是裂變微型核爆,就是扔核彈造動力場,小破球哪經得起這些瘋子折騰,地球上好歹也生活著七十億人呢好吧。
然而高原的方案不一樣,完全不一樣!
采用氘和氚,或者氘和氦三作為聚變燃料,聚變燃料球在約束反應室中點燃,并且發生聚變,產生的離子氣體在磁場約束下,以每秒十萬公里的速度排出船尾,作為動力來源!
離子氣體排出速度,每秒鐘十萬公里!?
這究竟是什么神仙速度啊!?
有這么強的反作用力,哪怕喜馬拉雅山,也能送去月球吧!?
看到最后的結論,所有人都驚呆了,瘋狂了!
高原的核動力火箭,不僅威力驚人,而且技術方面完全可行!
例如,最關鍵的聚變約束技術,高原剛剛在昆侖一號上,實現了空前強大的三重約束系統,直接就可以拿來用!
目光掃過目瞪口呆的眾人,高原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去他娘的安第斯計劃,咱們直接上核動力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