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很合軒轅啟明心意,他也確有太多東西想要找人請教。
見秦穆再沒有什么話說,軒轅啟明突然想起一事,道:“秦相,我剛想起一件事,想問問您的意見,就是不知道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就當我沒提過。”
秦穆道:“陛下請說。”他已經見識過新帝思路奇特了,心中不敢疏忽輕慢。
軒轅啟明道:“我弟弟張明星可否封王?”
大概是老爹活得太黑暗,渴求太強烈,給兒子改名先有啟明,后有明星,他只慶幸張明星這大名沒落在自己頭上,落在老二頭上倒是喜聞樂見。自己進宮做了皇帝,魏三寶也離地飛升成了九千歲,大權獨攬,管理宮中大小諸事,親二弟卻給撇在落魄侯府中形影相吊,怪不落忍,有福同享嘛,何況還是親兄弟。
秦穆一愣,沒想到是這事,直接稟道:“陛下所言沒有任何不妥,自古帝皇的兄弟沒有不封王的,這是老朽疏忽了。”其實也不是疏忽,再等幾天即便他沒想起自然也會有人提醒,即便是皇帝不說他都要挑這個頭。不然自己做皇帝,兄弟做庶民,這才真是打臉,不僅打皇帝,更是打朝廷。
君臣第一次議事結束后都頗為滿意,軒轅啟明覺得哪怕秦相護食點都無所謂,只要別為了反對而反對,萬事都和自己對著干就成。
秦穆卻是松了一口,至少現在看來皇帝沒有之前表現得那么……防不勝防,那頗有些散漫不經心的態度哪怕是為了暗蓄能量的偽裝,也比連狀況都沒搞清楚就埋頭沖殺的強,這種愣頭青才是最煩的,清醒善斗的他反而不怕,心中很期待都說不定,打單機太久也寂寞啊。
第二日一早,正熟睡著就被老魏叫醒,“陛下,大宗令來了,已經等候在紫陽閣。”
魏三寶對大宗令比面對秦相爺都要發怵,沒辦法,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這些年每個月都是他親自去宗人府領伙食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討生活這么多年,看到宗人府老大,他不自覺的就要稍息立正。
正做與隔壁相關的美夢呢,聽了解釋皇帝也沒脾氣了,在老魏的服侍催促下三兩下收拾完匆匆喝了碗粥就向紫陽閣而去。
紫陽閣半似亭臺半似樓宇,閣前有座小湖,遠處可見一座玲瓏小山,也是皇帝與臣下相見談事的地方,不過比之明光殿更加的私人,君臣關系在這里被淡化,是皇帝與知交好友談藝術侃大山吹牛筆的首選之地。
帝師授課還有更正式的講經閣,不過多是給年紀太小還未成年便登基的皇帝的準備的。秦穆怕皇帝心生抵觸,再加上也算不上正式教授學問,只能算掃盲,可隨意些,所以就安排在了紫陽閣。
本來沒覺得如何的皇帝被老魏一通緊趕慢趕反而漸漸有了些去見新學期班主任的感覺,有些忐忑。
到了紫陽閣,卻見一個臉型很長,天生一副衰相的青衫老者正盤坐在欄桿邊,頭微微揚起,一副閉目嗅秋風的文青樣,他本有些忐忑的情緒卻一下變得寧靜起來。
聽到身旁動靜,老者也沒睜眼招呼,依然一副閉目感知什么的樣子。
雖然登基那天此老也在幾個環節里挑大梁,甚至和皇帝還有多次對戲,但軒轅啟明自然是不記得的,在他眼中此時此刻才算是二人的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