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行健最終決定聽岳東的,而且全程支持!
岳東隨即提出通往驚心齋遺址的必經之路上,那處還沒正式開放的明鏡湖,改個名字更契合百龍山。
明鏡湖的倒影是周邊的各色樹木山石,水波蕩漾,鱗光閃閃,岳東建議更名為龍鱗湖。
趙行健的嘴巴張了幾下,興奮地差點罵出聲來。這小子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龍鱗湖這名字,果然比明鏡湖這種非專有特色的名字,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明鏡湖配套設施正在完善中,就等著竣工后展開宣傳攻勢,所以名字還沒有向外界披露,現在改名字,一點不違和。
趙行健的興奮勁還沒過,岳東緊接著來個買一送一。
驚心齋,是傳說中李商隱在這里短暫居住,并創作出膾炙人口的《錦瑟》名篇的遺址。
之所以叫驚心齋,是因為在那里總覺得腳下有震感。其實是暗河在地下拐了個彎,沖擊力稍大,還時不時地出現說不清道不明的聲音,讓人心里不安穩。
在勘查過程中,發現那里的房屋遺址還有一處,但大小文獻和民間傳說都沒有記載,所以只作為驚心齋的配套工程。
岳東卻給出了新思路,結合百龍山的傳說,衍生出一個巨龍在驚心齋不遠的地下深眠的故事,龍鱗湖不過是巨龍脫落的一片龍鱗,足以想象巨龍的偉岸身姿!
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聲音,可以解釋為巨龍沉睡的鼾聲,一旦巨龍醒來,必將石破天驚,給百龍山帶來萬千變化。
這樣的故事,不只是讓驚心齋遺址的開發有了神秘色彩,還給了人們無限想象的空間。
另一處遺址也就有了名字:醒龍齋!
原本只是一處有文化氣息的遺址開發,這一來,就會產生讓人興趣倍增的奇妙意境。
原本只打算建一座昭示李商隱文采斐然的塑像,顯得孤零零的。
如果在醒龍齋添一座仙風道骨的塑像,再加一些配套工程,對于游客的吸引力肯定幾何式增長。
趙行健滿臉都是抑制不住的笑意,就算岳東真的在這次事件中失利,龍鱗湖、驚心齋、醒龍齋也會借此機會大大揚名,算起來景區在聲譽上并不是很吃虧。
后續效應連傻子都想得到,景區某些高層想強加給岳東的“罪責”會減輕不少。
如果岳東獲勝,哪怕只是和融瀾融暄打個平手,景區就賺大了!
岳東心里的笑意比趙行健還濃,作為重生人士,他清楚的記得,驚心齋將引爆什么樣的大輿論!
這也是為什么選擇那個地方應戰融瀾融暄的主要原因!
現在唯一讓他擔心的是,引爆輿論的時間點,能不能和融瀾融暄發起總攻的時間點重合。
他不怎么擔心融瀾融暄來得早,他有把握“逼著”融瀾融暄把總攻時間延后一兩天。
怕的是對方晚來一兩天,如果錯過驚心齋引爆輿論的時間點,他前期的準備和廢了差不多,難有勝算。
這也是他正式展開第一步計劃的另一個原因,要刺激一下融瀾融暄,他們為防生變,能早來就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