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水庫規模沒有那么大,肯定也是搞多種養殖,單個種類的數量對于大批發商來說有點寒磣,很難做為長期、大量、穩定的貨源。
小批發商卻往往不喜歡到這種小一點的水庫來,因為在價格方面沒那么好談。
這幾乎是一個死循環。
生意好的規模大的越來越興旺,生意差的規模小的越來越難做。
然后生意興旺的會更加下本錢擴大再生產,生意難做的會想方設法削減開支和投入。
擴大再生產,會使所分攤的成本繼續下降,出貨價越來越便宜。
想方設法削減開支和投入的,永遠追不上人家的腳步,結果可想而知。
岳東幾乎可以肯定,這座小水庫的情形就屬于生意差的那種。
但是有兩個好處是大水庫比不了的。
第一,平時的訂單再小也不會不答理,不用每次都進很多魚。要不然,暫養那么多魚也是一件麻煩事,長期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第二,供貨及時。距離這么近,幾乎可以說是隨叫隨到。
所以岳東就表明身份,開始商談合作的具體事項。
對方表示小舅子今天不在,但自己作為合伙人投了不少錢,所以,在這方面有充分的發言權和決策權。
很明顯對方也不是第1次談這種事情,說起話來游刃有余,而且在許多方面有很大的彈性。
其實重點無非是進貨的數量,品質和價格,但這些是最難談到一起去的。
尤其是價格,肯定是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拉鋸戰是難免的。
依照岳東的脾氣,在這方面比較喜歡快刀斬亂麻,但當前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小龍的大快朵頤爭取時間。
終于,小龍吞吃鯉魚的速度慢了下來。
岳東不是親眼所見的話,很難相信。
他敢肯定,小龍至少吃了三倍于自己身體的鯉魚!
就算除了一張皮都是胃,那也裝不下!
這還不包括自己沒看到的那些,畢竟小龍不可能一直在自己的視線里,別的不說,水稍微深一點,就連個影子都看不清了。
然而,小龍的身體沒發生任何膨脹、變形。
這簡直就像一次性貢獻那么多龍涎一樣,無法用常理來解釋。
或許龍的身體構造不一樣,比如說,可以快速消化和吸收營養。
如果龍涎等同于唾液的話,也算是一種消化液,便于吞咽食物和幫助消化,還能保護胃黏膜,所以就能隨時隨地大量產生。
這樣一想,倒也挺合理的。
然而,問題來了,和對方扯皮太長時間了,再不結束有點不像話。
岳東就和對方商定,后天早上等自己的電話,先送一部分魚過去烹飪之后嘗一下,看看是不是能滿足飯莊大廚的要求。只要不比其他水庫的品質差,自己就可以讓一步,按照對方剛才的價格簽訂合同。
對方長舒一口氣,心里說:我的媽呀,總算談妥了!可累死我了!
對方想請岳東吃頓飯,增進一下感情。
岳東說想在周圍轉一下,隨便看看,比如說通過水庫的水質,對這里飼養的魚類品質有個更加明確的印象。
他讓對方盡管忙去,用不了多一會兒,自己就走了。
對方和岳東道別之后,就駕船離開。
小龍卻沒有想離開的意思,任憑岳東千呼萬喚,就是不肯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