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良義通完電話,想起了紫砂壺的事,決定先和老爸商量一下,畢竟對這個時代的某些事情掌握不準。
他撥通了家里的電話,是老媽接的,聊了一會兒,就讓老爸過來接電話。
那把手壺的價值,他當然是清楚的。
他當時就發現了工工整整的戳記,斷定這是一把大師壺,沒想到韋一鳴這么下血本,看來是真想和自己搞好關系。
不過不能說破,也不能表現出來。
一旦說破了或者表現出來,同行的人可能就會懷疑有其他的秘密交易,因為這事屬于擺在明面上的,岳東有可能是故意拒絕給別人看的。
當時岳東仔細回憶了一下,覺得其他人都忙著往里面貨物豐富的地方去,這是人的習性,很少有人在門口多停留的,所以對韋一鳴身后那些鎮店的玩意兒沒仔細看,更不用說湊近了才能看清楚的標簽數字。
他知道老爸早就想要一把紫砂手壺,只不過沒看到中意的,而且覺得那玩意兒太貴,勤儉了一輩子,不舍得買。
岳東先和老爸描述了一下這把壺的樣子,老爸果然非常喜歡,并且下意識的問到了價格。
岳東對這個時代的大師壺價格不是很清楚,但他估計得個三五千,把老爸嚇了一大跳!
岳東就說到了這把壺的來歷,重點是牽涉到自己身為負責人,這似乎有點受賄的嫌疑。但當時那種情形,直接拒絕也不好。
老爸也沉默了,這事兒確實不太好辦,但問題是現在不好交出去,那樣的話,誰也會覺得岳東是做過思想斗爭的,至少說明他當時動過心,有可能被人揪住小辮子。
爺倆商量了一會兒,老爸出了一個主意,讓岳東回到華年街以后,就把這把手壺作為辦公用品使用,當然是他科長室的辦公用品,也就是說,還是他用,到不了別人手里。
而登記的價值,就按照當時大家看到的那個價錢的1/10,看看有沒有人說閑話。
所謂的說閑話,就是拿價格說事兒,如果沒有人說閑話,就說明大家是認可這個價格的,并沒有注意到曾經標注的高價。
可岳東覺得,機緣湊巧才幫老爸搞了一把喜歡的手壺,卻因此而充公,雖然是自己用,心里面也覺得不得勁。
岳東的老爸卻看得開,反正采購了許多的紫砂壺回來,既然其他的隨行人員能按照進貨價給自己或者自己的親友搞一點福利,自己作為岳東這位一把手的家屬,當然也可以用進貨價選購一把看著喜歡的,不非得用大師壺。
岳東聽了,心里才覺得舒服些。
第2天一回到華年街,該處理的事情處理好了,岳東就拿出手壺做了登記。
這事很快就傳開了,大家都夸岳東高風亮節,明明是人家送給他這位老朋友的東西,但因為牽扯到了供貨商,他就一點便宜都不占。
一切都安排妥當了,該準備的也都準備好了,終于到了華年街開街的日子。
連岳東都沒想到,來湊熱鬧的,往少里說也有6萬人!
連他自己心里都有點慌,怎么感覺還是準備的不到位?怎么會來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