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處的人恐嚇他,如果這件事查出問題來,比自己交代可嚴重的多,甚至可以用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來進行對比,希望他能認清形勢。
岳東直接表明態度,隨便查,如果那些價格有問題的話,定罪量刑都認了!
對方列出的第2件事情,是關于那些雨花石。
他當時去進貨的時候,墊了2000塊錢。這事不是秘密。
但問題在于,他在半途中住宿的時候,把雨花石拿到房間里去挑選,挑出了500塊錢的,然后做了一個單子,讓財務上只補給他1500塊錢。這事兒也沒有那么秘密。
可是其它雨花石拿回來之后,他按照自己劃定的分類標準,制定了不同的價格檔次。
比如說進價兩元的,零售價分為5元、10元、20元,甚至個別的30元、50元。
不是岳東心黑亂定價。
也不是逢三壽眼睛瞎,把一些原本可以賣高價的放到兩元的大堆里。
而是個人的欣賞水準不同,或者是欣賞角度不同。
這種事情本來就有撿漏的可能,所以同一個進貨價位挑挑選選的,最后能制定出不同的零售價位來,這是比較正常的事情。
但這就可以理解為,岳東挑出的那500塊錢的,價值可能更高,岳東撿了大漏!
岳東被氣笑了,自己墊了2000塊錢且不說,就算是自己想從中挑選一些再花錢購買的話,也可以按照進價支付,這不是自己一個人的特權,而是隨車出行的所有人都可以這樣做。
大家都可以從各種商品中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還可以挑其中品質最好的,甚至讓泮恒之、林健軍加量給自己進點貨,憑什么因為這件事情質疑自己?
對方的回答很簡單,卻貌似有道理。
因為他挑的是雨花石,其中可能有價值遠超進價的。而其他人挑選的東西大多是批量生產的,品質差別不大,不會有撿漏的可能。
重點是,別人不會挑這么多,而且岳東先行墊款,分明就是有預謀的,以低價格購入,然后從中選取價值高的私自留下。
岳東簡直被這無恥的論調驚住了!
更讓他不爽的是,什么人吃飽了撐的在這些事情上做文章?
照理說一般人不會把這些事情向外面宣揚,那就應該是有意為之了!
同行的人,連司機算上還不到30個,其中有一些確定不會做這種無聊的事情,疑似目標就那么幾個。
然而岳東不覺得他們會直接把這件事情捅到督察處或者經營部,肯定有某個中間環節。
自己使景區聲名遠播,更是讓這個一向冷清的華年街熱鬧起來,而且利潤很可觀,哪個王八蛋吃飽了撐的搞事情?
讓他疑惑的是,對方咄咄逼人,為什么沒感受到自己的龍威?難道失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