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區廣場后面也就是北面,有道路聯通兩個門口,遠一些的其他區域也有交匯處。也就是說,一張門票進門后不必重新出入。
在景區廣場的正北側,是游客服務中心,有面對景區的窗口和平時關閉的暢通過道。
進了景區東門,是以中低檔為主,含可對外的賣品部和餐廳的東門招待所,承擔周邊區域和領導辦公區200多號人的員工餐,還可能接待稍微重要點的但不需要去溫泉酒店的客戶,所以餐廳整體水平在景區內遜色于溫泉酒店和攬月賓館,但高于母子泉客棧、鎮龍客棧、玉帶嶺餐廳和紅楓餐廳。
岳東認為這周邊都沒有開發的必要。
沿銀杏大道向東,是觀光游覽車乘車點。
如果不沿銀杏大道東行,而是向西北穿行800米的櫻花大道,大約400米左右,是常駐此地的規模不大的大篷歌舞和馬戲團,他們都是獨立收費,但租賃費用計算在業績內。
其實他們的水平還可以,但這個年代的游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看風景都趕時間,他們的生意就不怎么理想,都打算合約到期后離開。
前行700米是與暗河相通的龍尾湖,繞行西側,從湖和竹林間穿過,就是溫泉廣場。
這里是一點再也熟悉不過的地方,焦兆松、墨承知都曾在這廣場上經營,和岳東的沖突也是發生在這里。
故地重游,岳東感慨萬千。
溫泉廣場得名于有起噴時為溫水的秋冬也不冰人的噴泉,經過反復論證和考察,不會因山勢和復雜風向受到影響。
向西繞行,經過南邊的岳東曾經工作過的運營管理科大門,經過位于溫泉廣場正南,正門面向溫泉廣場的虬龍峰購物中心,到達溫泉廣場西南側。
這里是撂地演出區和有小高臺的文化競賽區,西北邊是展館區,大都是租賃場地獨立收費的。
文化競賽區與展館區之間,交叉著可西去徊龍河管理區龍吟閣段的600米水泥路,北上南下西去都很方便。
如果向東去,從溫泉廣場南側的運營管理科大門開始算的話,不算直線距離也只有1100米就能到匯龍河管理區的拂云峰下,北上南下西去也很方便。
這是運營管理科設在這里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是對于到虬龍峰消費的貴客相關服務貼近一些,使其愉快消費。
直到這里,岳東也沒覺得哪兒有進一步開發的必要。
虬龍峰的七條支脈,也可以說是一座大山峰的七條褶皺,或條狀,或蜿蜒狀,或旋狀。
在太陽升起時,朝霞灑到七條褶皺上,非常壯觀。
如果從廣場正面看過去,還恰好有云霧時,更加震撼。
岳東建議景區的攝影人員專門進行拍攝,其他新開發的出彩景點也特別拍攝后,都印制在導游圖上,增加美輪美奐的感覺,讓游客看到的第一眼就產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