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一鳴又叫人拉來了幾車的磚頭水泥,準備建設一個大型的庫房。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特殊異能,全新的倉庫是必須要建設的。
倉庫的面積五百多平米,高度十米。倉庫的面積不算太大,足夠陳一鳴自己一個人使用了。
等倉庫建設完畢,將所有的物資設備搬進倉庫之后,陳一鳴發現自己有些迷茫了,不知道接下來戰隊該如何發展了。
沒有了機甲,還有那些新加入戰隊的女孩子,近期是不會外出尋找物資了。
突然,陳一鳴看見了兩個特別眼熟的箱子,打開箱子,里面裝著的正是核燃料棒。
看著這些核燃料,陳一鳴的心中一動,要是能給機甲換上核燃料,那機甲是不是就可以無限續航,大大的增加了機甲的作戰能力。
可是這個想法剛一升起,下一瞬間這個想法就被陳一鳴給否定了。
象之前改造戰車,做AI智能,還有機甲的程序編程,那些都是陳一鳴前世已就研發很久的東西了。可是核動力方面,陳一鳴從來沒有接觸過,沒有技術資料,陳一鳴也不可能憑空就制造出來。
陳一鳴將裝有核燃料的箱子單獨放好,然后就開始整理倉庫內的各種設備。
搬起一臺基因光譜儀,這些生物基因研究設備,還是當初在眾神殿的地下研究室里獲得的。而且在撤離的時候還被雨水給淋過。
將儀基因設備單獨放到一個角落,陳一鳴開始一點點的修復這些基因研究設備。
雙手拂過設備的表面,異能透過設備,將里面被雨水淋濕的銹跡給氧化還原,一些比較精密的電子零件,單獨的進行修復。
修復完生物基因設備,接下來就是吳繼生贈予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機械設備。
突然,陳一鳴有了一個想法。既然現在沒有了機甲,也不能研發核動力發動機。那不代表沒有前進的方向。
自己可以試著研發更高效的基因進化藥劑,也可以研發一些比較小的單兵作戰武器,這些都是前進的方向。而且單兵武器同樣可以提高戰斗時的生存幾率。
有了想法,陳一鳴決定從最小的沖鋒槍開始研究。
現存聚集地使用的,就是普通的沖鋒槍,射速一般,威力也一般。只能對一級的普通喪尸有殺傷力,對二級進化喪尸和進化獸,威力就要小了很多。
槍械,最主要的就是那么幾點,威力大,殺傷力強,精準度高,射速快,容錯率高。
想要增加槍械的威力,在不改變子彈的大小,不增加裝藥量的情況下,還需要想到更好的辦法。
隨意拆開一把制式沖鋒槍,看著滿桌子的小巧的零件結構,陳一鳴開始了槍械的改造工程。
要增加槍械的威力,就不能用吸能式后坐力上膛方式,而是改為地球上常用的壓縮空氣回沖式。利用子彈發在槍管內發射的瞬間,在槍管里產生的瞬間高壓。
再利用瞬間的高壓空氣,將空氣頂入空氣導管,然后在利用導管內的壓縮空氣推動槍栓,對子彈進行上膛,從而完成連發。
這樣,既可以減少子彈在爆發的一瞬間,子彈在槍管內的空氣壓力,同時也解決了子彈在爆發時,被后坐力吸收能量,從而減少子彈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