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人類身體能做到的動作,陳一鳴都會一一的進行嘗試,然后將腦波形成的數據,進行分析編輯。只要完善了機甲的動作數據庫,這套腦波感應操作系統就算是完工了。
機甲的核心,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完工了,核心控制系統也完工了。
現在只剩下機甲的驅動系統,還在制作當中。
為了使機甲的關節位置看上去不那么粗大,所以陳一鳴將原本是一個的伺服電機,改換成多個小型聯動伺服電機。
在小型伺服電機的聯動狀態下,動力輸出完全不屬于大型的伺服電機。小型的伺服電機的轉速更高,反映速度更快。而且采用聯動的方式,以后的安裝和維修也更加的方便。
即使在戰斗過程中有電機出現損壞,其他的伺服電機也可以繼續工作,讓機甲繼續保持作戰的能力。
又是經過十幾天的組裝,全新一代的機甲,終于在倉庫中誕生了。
與此同時,陳一鳴也因為連續使用異能,體力不斷的消耗恢復,基因進化等級也進化到了三級,單手的力量,足足七百多斤。
全新制造的機甲就那么平躺在倉庫當中,而就是平躺著的機甲,高度都足足有六米多,堪比列裝型機甲的高度。
為了將機甲能從倉庫里面出來,倉庫的大門直接被拆掉了,足足拆了半個墻面。
等所有東西準備就緒之后,陳一鳴在護腕屏幕上面操作了一下,在機甲胸口的上半部分,直接打開一個防護艙蓋。
此時因為機甲是躺著的姿態,所以駕駛艙內的座椅,也是躺著的狀態。
從開啟的艙蓋位置,陳一鳴抓著扶手一點點的爬進了機甲的駕駛艙當中。躺在椅子上面,掛好安全帶,然后將機甲的腦波操控頭盔帶上。
在陳一鳴的腦電波的操控下,機甲內部的各種機械指示燈開始亮起,不停的閃爍著。
滴......
系統啟動中......
大約又過了十幾秒之后,又一聲系統的提示音響起。
滴......
系統啟動完畢,銀河一號機甲啟動成功。
因為機甲使用的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技術,所以只需要啟動一次就可以了,只要機甲的系統啟動完成。
除非是燃料不夠,反應堆停機,還有就是機甲在戰場上被干掉了,或者是機甲需要維修升級的時候,可能需要停機。不然機甲是永遠都不用關機,一直處于待機狀態即可。
在系統啟動完成之后,機甲駕駛艙內的視野屏幕開始亮起。
一塊塊大型屏幕,采用的是無縫連接的方式,將整個駕駛員的座椅都給包圍起來,形成一個360度無死角的視野。
而且大屏幕還會根據駕駛員的頭盔轉動,精確駕駛員的主要視線,將駕駛員想要觀看的物體進行放大處理。
坐在駕駛艙的陳一鳴,在腦海里想著機甲翻身的動作,腦電波被頭盔里的電波捕捉器捕捉之后,立即傳送到中央電腦,然后中央電腦開始處理信號。
幾乎沒有任何的延遲,機甲就開始執行了陳一鳴的操作,就好像是一個被放大了無數倍的人體一樣,用胳膊支起身體,在原地來了一個翻身。
雖然陳一鳴已經小心翼翼的在駕駛著機甲,可是倉庫的高度只有十米。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