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車的體積巨大,所以也是采用的多層分隔設計。
戰車前面的二十米,除掉機甲的駕駛艙和一個副駕駛艙之外,其他的部分是分為三層的設計,可以承載更多的人。每層的層高都有兩米多接近三米,完全可以讓人站直身體。
三層的設計,光是坐位就有二百多個。而且每個坐位的空間都非常大,就算是穿著戰甲一可以舒服的坐在椅子上面。在椅子的靠背上,有著兩個掛鉤,可以用來放置武器。
中間位置,分割出十米的空間。里面主要是集中戰車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有戰車的主控電腦和戰的防御武器等。
而最后面的二十米,則是一個巨大的貨箱,可以用來裝載貨物。
可不要小看這二十米長,因為戰車的寬度就有十五米,高度更是驚人的十二米,如果將后面的貨艙全部裝滿貨物,可以裝滿整整十二輛大型拖掛貨車。
戰車的體積龐大,而且內部的構造也是極為的繁瑣,光是制造這輛戰車,就花費了陳一鳴兩個多月的時間。
看著這巨型戰車,陳一鳴的心里還是很滿意的。
在護腕屏幕上操作了一下,戰車側面的一個小門打開,然后一個梯子從地下神了出來,一直延伸到地面上。
順著梯子爬到戰車內部,就好像走進了一個豪華游輪一般,每一處都透漏著豪華的科技感。
將機甲戰車的上上下下,重新仔細檢查一遍之后,確認沒有任何的問題,陳一鳴按下了戰車的啟動按鈕。
因為是核動力,只需要一次啟動就可以,之后戰車就一直處于待機狀態,永遠不會熄火。至于核動力的燃料,就是用水來進行分解出氫氣,然后在利用氫氣分解出化學元素氘和氚。
而水這種東西,對于其他人來說可能獲取的難度比較大,但是對于陳一鳴來講,這簡直就太過簡單了。
光是戰車的空調系統,通過泠凝器來凝結出空氣中的水分,就可以凝結出大量的水,更何況戰車上還配備了生活用水的水箱,所以在燃料方面,陳一鳴根本就不會擔心枯竭的問題。
戰車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啟動之后,產生的噪音并不大,只有輕微的電子設備運行的聲音。
陳一鳴坐在戰車的副駕駛艙,戰車的副駕駛倉,專門用來在沒有駕駛機甲的情況下來駕駛車輛使用的。
機甲戰車的駕駛方式,也特別的簡單。一個助力電子方向盤,用來控制車輛的方向。還有一個就是戰車的動力操作桿,來控制戰車的動力輸出。
還有一個就是戰車的剎車系統,在腳下有一個踏板,和普通汽車的剎車位置一樣,只要用腳一踩就可以了。
陳一鳴用手按住操作桿上的一個換擋按鈕,然后緩緩的向前推動動力操作桿,將操作桿停在一檔的位置。
戰車的履帶,開始緩緩的轉動,帶動著戰車向前移動。戰車巨大的履帶板,在與地面接觸時,發出啪啪的巨響和震動。只是戰車有著強大的減震系統,可以輕松的過濾掉鏈軌履帶所產生的震動。
緊接著,陳一鳴又將檔位換到二檔上,戰車開始加速前進。
就在陳一鳴準備將檔位換到三擋的時候,就聽見前面傳來轟隆一聲巨響。
本能的反映,陳一鳴一腳踩住剎車,將戰車給停了下來。
陳一鳴從車窗位置探出半個身子,想著下面張望。這一看之下,陳一鳴不由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